良渚成為新的世界遺產。

開心的同時,有人居然在問:良渚的房價要狂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子我不知道,但东拼西凑了一点你可能用来吹牛的点。

1

良渚大概在這個位置,妳要從教科書裏跳出來,相信壹件事:中華文明是分散百花齊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球上神奇的北緯30度,不是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良渚文化是從1936年開始挖掘的,斷斷續續到現在經歷了80多年。

人家是建在沼澤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圖黑色線就是水壩,

開始大家在上遊發現壩體還以為是城墻,經過碳測算發現是統壹時期,才想起來可能是堤壩,畢竟誰能想到5000年前就組織1萬人築壩呢?

當然,

良渚文化突然消失,很可能和洪水有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來兩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把地圖拉遠壹點,良渚文化影響還是蠻很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圖中標註的地方都用同壹個良渚玉琮圖案。

這是考古發現的,不接受反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次妳看到玉琮王可以直接和小夥伴吹牛,說妳知道這個圖案是啥嗎?

我告訴妳:這是壹個人騎在動物上,良渚王權的象征,擴散的很遠。

這個東西不好做,最大的壹個工匠要幹壹輩子,還好當時有分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江苏都有发现类似的

4

這些稻子(碳化稻谷)文物大概有1萬斤,是貴族從各地收來的。

不吃租,哪來那麽多閑情搞上面的水利工程?

除了水稻種植,良渚各個氏族部落還從事蔬菜、瓜果及壹些油料作物的種植。這裏出土了葫蘆、芝麻、蠶豆、甜瓜子、兩角菱、毛桃核、酸棗核等遺物,有些是野生植物的果實,有些可能是人工種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從良渚古城的規模看,2萬人口左右,而且不是很和諧哦。

所以大家不要動不動就穿越回古代,分分鐘死人的好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良渚古城內運河河道中發現的女性頭骨,可以看出有明顯的戳刺痕。

6

良渚先民使用漢語或其親緣語言的概率幾乎為零。

(ps:此观点不代表老王观点。)

漢語族群Y染色體單倍群主要如下類別O1a-M119:

全世界只有兩個高頻分布地區,中國東南沿海,以及臺灣原住民等南島語系族群

O2-M268:漢族中5%以上;

O2a-M95:華南、南方少數民族、中南半島及印度Munda人群分布較多

O2b-M176:最主要集中於朝鮮半島、朝鮮族和日本彌生人,越南和漢族也有少量分布

O3-M122:中國最常見的單倍群,遍及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占漢族50 – 60%左右;

其中子類型O3a3c1-M117是“漢藏語系”的特征類型,在語系內的漢語、藏語、緬甸語中均高頻分布;

O3a3b-M7是苗族的特征類型,漢族中也有5%以下的分布;

由目前公開資料可得,良渚先民Y染色體幾乎全為O1a-M119,不存在漢語所在“漢藏語系”特征類型O3a3c1-M117。因此良渚先民使用漢語或其親緣語言的概率幾乎為零,而與南島語系可能存在某種聯系。

因為現代南島語系的直系先民大約於公元前3000年(幾乎與良渚文明同期)登陸臺灣,並在之後四千年裏席卷大洋。

不過他們的後人應該蚩尤他們了,而且生產農具也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

再看些圖

良渚玉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叉形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龟

良渚陶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良渚漆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