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安徽日报》10版“读课本 阅江淮”栏目刊发了文章《芜湖开彩卷 巨笔绘“江山”》,循着课本阅见芜湖山川美好。全文如下:

从《望天门山》,到《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文有不少与芜湖密切相关的篇目——

芜湖开彩卷 巨笔绘“江山”

芜湖,古称鸠兹,其名最早见于春秋《左传》。两千五百多年来,它由一片湖沼草丛发展成为江东名邑,用厚重的人文笔墨书写了动人的历史长卷。三年级上册李白《望天门山》,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高中选修教材《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之《匡超人》……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文有不少与芜湖密切相关的篇目。让我们循着课本阅见山川美好,用脚步丈量熟悉的土地。当书中的文字转换为眼前的风景,当亲切的家乡风物与遥远的历史镜像重叠,文字符号变成了鲜活的历史生活图景,寻千古胜迹,览江山画图。

观天门风物 品锦绣文章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是中国人安放自由精神和自然之美的心灵家园。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一曲《庐山谣》折射了李白狂放不羁的情怀和纵情遨游的一生——从西蜀到吴越,从华北到两湖,疑是“天上来”的黄河之水,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飞瀑,课本里那一段段早已熟稔于心的诗句,记录了李白行走的屐痕。

一千两百多年前,芜湖山水迎来了诗仙太白。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春夏之交,25 岁的李白抱着“安社稷”“济苍生”的豪情壮志,首次仗剑出游,从蜀地沿着蜿蜒曲折的长江顺流东下。一天傍晚,他伫立船头,发现江面突然变窄,前方两座山峰夹江对峙,如同天门一般巍然耸立,锁住滔滔奔流的江水,形成汹涌激荡的回旋之势。天门扼江的非凡力量令他惊叹不已,也激荡出了无限诗情:“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航拍芜湖市鸠江区天门山长江岸线水清岸绿,江中百舸争流,在夕阳的衬托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重现了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诗中美景。(资料图片)王玉实 李成林/摄

这首《望天门山》被收录于各种诗集,多年来一直选入中小学课本,今年还登上了安徽语文中考试卷。而这首七绝,也让芜湖北郊大桥镇境内的天门山声名鹊起。

天门山是东、西梁山的合称。东梁山在长江东岸,海拔高度为82.12米;西梁山处长江西岸,高88.1米。两山隔江对峙,宛若相连之峦,被长江巨流冲破,形如门户,故称“天门山”。唐人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用来形容天门山真是恰如其分。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气象恢弘,写尽一马平川、兀立二山、虎跨对峙的气势;“两岸青山相对出”,化静为动,似乎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诗仙太白以神仙妙笔赋予山水以灵性,以率性洒脱的灵魂赋予楚山碧水生命的张力和诗意的崇高美。正如宗白华所言:“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李白对天门山情有独钟,为它写过不少作品。五律《姑孰十咏·天门山》:“迥出江山上,双峰自相对。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诗歌写山势、松色、江水、彩霞、落日和远舟,笔法细腻,色彩鲜明,情致高古,含蓄委婉。《天门山铭》则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极写天门山形势之险峻、位置之重要,其中“天险之地,无安匪亲”,与高中课本中《蜀道难》里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相近,表达了对当时藩镇割据拥兵恃险作乱的隐忧。此外,像《横江词》中“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献从叔当涂宰阳冰》中“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书赠南陵常赞府》中“歌动白纻山,舞回天门月”,《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中“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等,都是对天门山景致的生动摹画。

天门山的李白雕像

今日的天门山,凭借得天独厚的山形水势和诗仙“代言”,入选“芜湖十景”,定名“天门烟浪”。东梁山下兴建了天门山公园,游人可以垂钓烧烤,沙滩休闲,户外运动。山脚还有一座背山面江的铜佛寺,相传始建于公元463年,唐时兴盛,后废于兵火,如今复兴。

秋阳煦暖,东梁山上茂密的草木微微泛黄,时有树叶随风飘舞。山峰临江壁立,如斧砍刀削一般,大片大片地裸露着赭红色的山石,在碧绿的江水映衬之下分外醒目。想必是含有丰富的有色金属元素吧,让人不禁联想到中心城区充满历史古韵传说的神山、火炉山,那干将、莫邪留下的淬剑池和试剑石,还有80公里之外南陵大工山,那规模宏大的西周和唐宋古铜矿开采冶炼的遗址。江流引航,天门高敞,江风吹动,送来深沉而悠远的钟声,诉说着绵延千年的故事。

游儒林街巷 阅市井百态

由天门山溯流而上,当中江塔映入眼帘之时,就到长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处了。乾隆五年(1740年)前后,吴敬梓从南京乘船就是从这里进入芜湖的。

船行至浮桥旁,他掮起简易的行囊踏上了南关码头,经由长虹门步入南门湾。前后十几年,循着这条路线,吴敬梓多次来芜与诗友酬唱,还在芜湖度过几段寓居岁月。他曾在北宋沿用至清代的衙署前盘桓,也曾在文庙大成殿米芾书写的县学记碑上指画摩挲,有时沿着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在窄窄的儒林街上徜徉,或到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寓居的雅积楼下驻足……这段时光,正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儒林外史》诞生的关键时期。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吴敬梓以精妙的手法塑造了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鲁迅盛赞其“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高度评价其“精工提炼”的艺术特色。令芜湖人骄傲的是,这部传世之作中多处渗透着“芜湖元素”。

高中课本里选录的“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标题直接出现了“芜湖关”。据《芜湖县志》载,“芜湖内濒长河,外临长江,水陆襟带,舟车辐辏”,早在明成化七年(1471年)即设关抽税,后与荆州、九江等并称为明代七大关卡,而芜湖关“独以榷赋最天下”。芜湖关下辖多个分关,其中一个分关叫“南关”,就设在芜湖古城长虹门外。“长虹门”因正对青弋江,似长虹横卧,景象壮丽而得名。当时,南来北往的商船从此经过,商贾走卒皆会于此。由长虹门进城,沿街北行百二十步就需拐弯,故此街被称为“南门湾(弯)”。南门湾街道两侧商铺林立,是芜湖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见证了古老商埠的繁荣。

不仅如此,《儒林外史》在第二十回至第二十四回多次写芜湖,描绘了浮桥及周围一带的店铺经营,以及下层人物的衣着穿戴和婚丧嫁娶的风俗,展示了社会生活样貌。《芜湖县志》记载,老浮桥于明嘉靖年间修建,以巨木为板,以石柱固定,以铁索贯通,安上栏杆,行人“若履坦途”,成为沟通青弋江两岸居民的主要通道。1949年4月24日,解放军由老浮桥进入市区,宣告芜湖解放。后来政府在其上游段建造了弋江桥,老浮桥从此退出历史,成为一段难忘的记忆。

除了市井风物外,《儒林外史》中几个重要人物的原型也是芜湖人。初中课本中《范进中举》的主人公,其现实原型即为芜湖人陶镛。陶镛家住芜湖北郊陶屋基村,他幼年发愤读书,功名之心甚切,以致患有痰厥之症,经常发羊癫疯。他的岳丈是一个杀猪的屠户,儒林街的菜市场上经常响起屠户斥骂女婿陶镛的吼声。这些和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所写的内容何其相似?“客死芜湖关”的牛布衣,原型是吴敬梓的好友朱卉,又名朱草衣。据《江宁府志》载,朱草衣幼时失怙家贫,母亲改嫁,他就寄居在芜湖当时最大的寺庙吉祥寺。还有吉祥寺门口“刻图书的郭铁笔”,原型是乾隆年间芜湖著名的篆刻家诸葛祚……可以说,芜湖给吴敬梓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而《儒林外史》也从某种意义上为芜湖保留了珍贵的历史印记。

流光溢彩的芜湖古城。(资料图片)肖本祥/摄

如今,经过多年精心复建的芜湖古城已于2020年底正式开放。漫步古城,穿过花街、薪市街,走过肖家巷、河鲀巷,每一条曲折蜿蜒的街巷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每一幢青砖黛瓦的古宅都有厚重的历史。夜晚,华灯璀璨,光影靓丽,四通八达的老街巷里人潮涌动,美食节、演唱会、国风大典、民俗表演……丰富的文化互动体验活动,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2500多年的古城,成了芜湖新晋“网红打卡地”。走一走前贤们走过的路,吹一吹先哲们吹过的风,恍如穿越了时光——两百多年前的市井生活与此刻的人间烟火交织辉映,繁华与历史,时尚与古老,构成一组悠长而鲜活的生活叙事诗。

登临板子矶 承继英雄志

课本中的芜湖不仅有壮丽神奇的自然景观,有弥漫着烟火气的市井百态,还有在连天炮火中浴血奋战的革命画卷。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1949年4月22日,从凌晨2时到夜晚22时,新华社连发两则毛泽东亲自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向世界宣告人民军队的胜利!两文中三次提到芜湖,两次提到繁昌、荻港、鲁港,成为这座英雄城市永远的骄傲!

1949年4月20日晚,在夜幕掩护下,渔民张孝华父子冒着枪林弹雨最先将我27军80师的26名勇士由无为送达芜湖繁昌境内的板子矶,一举打开了长江天堑的突破口,也使板子矶成为渡江战役第一船的登陆点。新中国成立后,曾被张孝华父子鲜血染红的“渡江第一船”被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

板子矶。杨大伟/摄

板子矶为“长江二十四矶之首”,雄伟奇特,巨石巍峨,兀立江中,扼守中流,素有“吴楚关锁”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孙权与曹操曾在此争雄,东晋时大司马桓温曾在此筑城,南宋时安庆知府黄干曾在此抵御金兵,明末大将黄得功曾在此与清兵鏖战、壮烈殉国。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特颁旨表彰黄得功“材昭武劲,性懋朴忠,卫主殒身,克明大义”。矶上有黄公阁,乃嘉庆年间为纪念黄得功殉难而修建,而今被茂盛的藤蔓披覆着,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阁前有一棵树龄200多年的古银杏,是芜湖市唯一的“安徽省名木”。树旁有明代建筑鹊起庵,以及历代的石栏碑记等历史遗存。矶头悬崖壁立,鸥鹭翔集,上有砖石结构的镇风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如今坍圮破损得仅剩下了两层,默默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巨变。

“渡江战役第一船的登陆点”纪念碑

这里曾作为电影《渡江侦察记》拍摄的外景地,如今已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有渡江第一船纪念馆。每天前来瞻仰的人流络绎不绝,人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稚嫩天真的幼儿,更多的还是教师、学生和公务员,他们认真地观看每一件革命历史文物,体验渡江英雄的心路历程。“渡江战役第一船的登陆点”纪念碑高高耸立,广场上12个金色大字“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斗精神”格外耀眼。

眼前的板子矶风景如画,祥和安宁,脉脉东逝的江水亘古以来就这样奔流不息,养育着一代代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沧海横流,风雨激荡。七十多年来,经受过战火考验和洗礼的芜湖儿女,又在改革开放、建设美好家园的大潮中奋勇争先,他们用无畏的“渡江精神”,接力谱写现代化发展的英雄篇章,唱响了“八百里皖江之歌”。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安妮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大江资讯,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