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双旗镇客栈 (我们在这个尘世上的时日不多,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取悦那些庸俗卑劣的流氓。)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句台词: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

这句话出自无辜而身陷囹圄27年并得到自我救赎的安迪之口。他利用19年时间挖出一条监狱长以为需要600年才能挖通的地道,逃出生天之后,写给刚刚假释的瑞德的一封信。这个句子直接导致处在假释期的瑞德放弃了奉公守法,坐上了远离肖申克的班车,踏上了追寻安迪的旅途。

瑞德也是一个苦命人:当他一心想做一个好人,离开监狱,好好生活的时候,听证会成员不给他这个机会,一次次拒绝了他的保释请求;但当他在高墙内待了38年,意志已经完全消沉,像“老布”一样几乎完全被体制化了,宁死也不愿离开监狱这个体制的时候,听证会成员竟然鬼使神差地把他推出了监狱——批准他获得保释。

而今,教育生态中的我和《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角们似乎很有一些相像。

我酷似其中的安迪:我在这个体制内生活了25年(安迪在肖申克的监狱里待了足足27年),从一个热血沸腾、专心教书的少年,走到谌容笔下的《人到中年》,我还是初级职称的教师,每个月拿着可怜巴巴的三四千元工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里左支右绌,像极了一个小丑。

二十五年来,我终于看清楚了这个体制的画皮,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特定的体制之内,教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足够的“情商”,要能打造广博的“人脉”,并以“职称”和“职务”为最高层次追求,同时还要保持“大胆”的特质:一定要敢于违反补课禁令,争取每一年度都能够从学生和学生家长身上捞出数十万元的灰色收入!

电影里的安迪告诉我们:安分守己,只能厄运连连——即便真相昭然若揭、即便自己距离获得清白仅仅一步之遥,那又能如何?一声代表强权的枪声,便可以让所有希望和救赎灰飞烟灭。

清白的安迪一定要被投入到监狱之中,为典狱长做着洗黑钱的工作,那才可能获得最终的希望和救赎——不要以为金钱多么罪恶,我们谁都离不开金钱,不是吗?

(多说一点:关于教师“办班”、推销教辅资料所获得的巨量灰色收入,即便我的同行骂死我,我也不改变自己的看法——有的地方、有的同行在这方面的获利不次于那些“六扇门”中人,我认为:这并不光彩!某些教师同行,你们猛烈地炮火向我袭来吧,我手写我心,我绝对不会违心!)

我也酷肖电影里的瑞德:我曾经想要做一个好老师,一心一意为社会育英才。我希望我所教育过的孩子们成长起来之后,都是一些温文尔雅、纯洁善良的人,我希望所有人清白坦荡。可是,我像小时候读过的课文里的鲁迅:处处碰壁——不但在校内碰壁,也在学生家长层面碰壁,还在现实大环境中碰壁,连高鼻梁也成了塌塌鼻。

(我给你信手举一个例子:我校一些教师开设校外辅导班盈利丰厚,我曾经好奇地向我所任教的学生的家长打听——我绝无举报之意,但这名学生的家长居然觉得我过于忠厚纯良,不念我对她孩子免费补课等等的种种好处,也指导我不会打击报复她的孩子,她竟然到开办辅导班的教师那里邀功,说我在暗中搜集这些教师的材料,让这些教师警惕和排斥我。您说说,学生家长理性吗?!)

更可悲的一点是:当我耗尽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只觉得“老来无力补青天”,想要平平淡淡过一生时,教育生态里各种可以被人为操控的改良粉墨登场:县管校聘、末位淘汰机制、教师轮岗制度,我可以被堂而皇之地送出校门之外——如果我被扫地出门,我不会冀望于群体的心明眼亮,因为群体从来都非常容易被洗脑,谁都不可能为“我”这样的个体鼓与呼。

种种越改越凉的“改良”不但让我觉得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从而心惊肉跳,同时也让教育生态之内的逆淘汰如火如荼,教师群体开始分化成为“三六九等”:上位者开始对底层教师展开无情倾轧,所谓成功者们也开始绝对精致地利己,开始毫无底线地务虚,教育行业开始全面走向行政化

我不知道自己在这种教育生态之中的改良浪潮中能够走到哪里,我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老布”那样,在风烛残年的时候被推到学校之外,然后同样留下一封“老布”样式的信:我夜间难以入眠,做着从高处坠落的噩梦;醒来时莫名恐惧,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然后再在房梁上刻下一行字:老布到此一游,便潇洒地离开这个世界。

当然,或许,也会有下一个瑞德,在后面继续刻上一行字:so was RED——复杂的情愫,您自己体会。

行文至此,我眼前总能飘过这五年来我所写过的许多纵身一跃的教师同行(多可悲啊,他们的逝去根本不可能让你记住)——他们都是好人,但好人从来都有好报吗?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一句话: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这句话,不单单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似乎也是教育生态中所有人都要好好思考的一个大问题——我们究竟是在忙着活,还是在忙着死?

或许,我们都生活在肖申克的高墙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获得救赎,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