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今年45岁。是一个既有颜值又有才华的科学家。

颜宁有那些科研成果呢?

颜宁在膜蛋白,尤其是跨膜转运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包括构建了人类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贡献了钠离子通道的主要结构之一,解析了高通量钙离子通道RyR1的高分辨率结构。截至2023年7月13日,Web of Science共收录了颜宁76篇学术论文。

简直就是不明觉厉,专业性太强了,反正我是一点不懂。但是,美国人知道这些科研成果的价值。于是2019年4月,颜宁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4月,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美国科学院共有2565名院士,其中,外籍院士526名,而中国籍的院士有袁隆平、张启发、李家洋、卢煜明、施一公、杨焕明、高福、颜宁、曹晓风。今年,又有8名华人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可惜,他们已经不能算是中国人了。虽然他们大都是清华北大毕业,曾经的天之骄子,却是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许几十年之后,他们会放弃那张所谓的绿卡,重回祖国的怀抱养老。与这些改换门庭的人相比,颜宁和她的老师施一公无疑成了另类,他们依然是中国人。

颜宁应该算是天才的天花板,她在2007年被聘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那年,她刚刚三十岁。这个年纪,很多人还在读博。

2023年11月21日上午,在深圳市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深圳医学科学院正式成立,颜宁正式就任深圳医科院创始院长。就在刚刚过去的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3年增选当选院士名单,颜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简直是普大喜奔!中国科学院就应该多吸纳颜宁这样的科学家。目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为873人,已故院士671人。相对于中国的14亿人口,比例太少了。我国有1472个县和394个县级行政区,共计1866个。这样算下来,平均两个县才能出一个中国科学院院士。再加上中国工程院院士862人,平均下来,一个县还不到一个人。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中科院院士的门槛太高了!我想起了屠呦呦。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是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中国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科学家!

可是,她没能成为中科院院士。两次落选的理由是:据中科院的有关规定,65岁以上只能由老院士来推荐,而且需要6个院士以上。而屠呦呦先生没有博士学位、更没有留洋背景,自然也没有了院士头衔,屠呦呦先生被媒体报道称为”三无“科学家。

屠呦呦是什么时候发现并提取的青蒿素?答案是1972年。她是1930年12月30日出生的,当时只有42岁。42岁的科学家,比今天的颜宁还要年轻!

我们在为屠呦呦叹惋的同时,也为颜宁感到庆幸!同样是卓越的科学家,颜宁是幸运的,衷心祝愿成为院士的颜宁能做出更出色的成就,也希望她能有一个温馨和美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