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史学家郑樵《通志·氏族略》说:“严氏,芈姓,即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因避后汉明帝讳,遂改为严氏。魏、晋之际有复本氏者,故有庄、严二氏行于世。”由此可知,严氏本为庄氏,东汉时因避讳而改为严氏。东汉(都今河南洛阳)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姓刘名庄。为了避刘庄的名讳,凡人名地名之“庄”均改为词义相近的“严”,庄姓就这样被改为严姓。到了魏、晋时期,由于改朝换代,严姓有部分人恢复本姓为庄氏,还有一部分人继续姓严。这就是庄、严二姓的起源与演变。

民国四年[1915]富春堂木活字本,刘嵩泉纂修《维扬江都伏业洲严氏重修族谱》四卷。卷一谱序、源流序、凡例、家规,卷二传记、行略、系图,卷三、四年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氏始祖:严光,字子陵,余姚人,少时与汉宗室文叔等同游同学文,光武帝即位后改姓名严。

维扬江都严氏本支始祖:四十世严佳麟。

维扬江都严氏始迁祖(江都严氏第一世始祖):五十二世,严贞茂,字义茂,1568-1628,明朝时,公壮年见江洲物阜民醇,开始迁居江都伏业之沙洲。

严氏历代名人:严布仕宋,严整与蔡太保城救梁王,严愈仕梁,严扬为华洲牧,严庄仕唐谋杀安禄山救萧,严善思为御史,严坚为唐剑南节度使,严武为邓国公,严绶为招抚史。

维扬江都严氏宗谱修撰史:1426年明朝京江向善里严茂才始修,自始祖一世子陵公至四十一世,1804年清朝张凤池重修,1846年清朝严盛鸣重修,1879年清朝严常鸣重修,1916年民国严成瑾监修。

维扬江都严氏家训:孝父母、敬师道、修世系、谨祭祀、修祠宇、记坟墓、睦宗族、敬长上、和兄弟、教子孙、厚乡党、怜孤寡、慎交游、立品性、顾言行、力农亩、勿争讼、戒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