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不少省份的小学数量在逐渐减少。据统计,近十年来,从1992年到2022年,全国小学数量从七十一万多所减少到十四万九千多所,其中,河南、广西、甘肃、安徽和山西等地的小学数量消失最多,人口大省的河南第一,远超其他省份,安徽、山西挤进前五名,中部六省其中五省入围前十,而东部沿海省份无一入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数量是:

第一名河南,小学消失了8586座,

第二名广西,小学消失了5549座,

第三名甘肃,小学消失了4689座,

第四名安徽,小学消失了4543座,

第五名山西,小学消失了4278座,

第六名贵州,小学消失了3923座,

第七名江西,小学消失了3897座,

第八名陕西,小学消失了2797座,

第九名云南,小学消失了2312座,

第十名湖南,小学消失了2138座。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化进程使得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结果是导致自然村落的大幅减少,这就意味着原有的村办小学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据统计,从1998年到2022年,我国自然村数量从一百八十六万个减少到五十万个,这种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教育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我国中部六省竟然有五省的小学数量消失进入了前十,确实让人震惊,当然,最底层的原因是中部平原相对比较多,农村人口比较多,城市化进程对他们影响是最大的,另一方面,中部经济发展相比沿海确实滞后了很多,导致中部农村人口大量被虹吸到沿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小学数量的减少,实际上是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在城市中,由于人口密度的增加,教育资源的供给相对更为集中。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小学则因为生源不足而逐渐减少。

另一方面,撤点并校的政策也使得一些条件较差的农村小学被撤销,而学生则被集中到条件更好的地方接受教育。这种政策的实施,好处是,一方面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育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尽管小学数量在减少,但总的校舍面积却在增长。从1992年的五亿多平方米增长到2022年的八亿多平方米。这或许说明,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校的教育条件得到了改善。

不过,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因为路途遥远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他们的家庭则可能因此承担更重的经济负担。同时,私立学校的兴起也对村办小学形成了冲击。在市区和县城的私立学校中,学生们能够接受到更为全面的教育,这无疑使得村办小学在竞争中的处境更为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城市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在这个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教育需求也在发生改变。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满足农村和城市的教育需求,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