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吴重生 摄影/何敏

凌晨4点半,天还没亮,我们就从“安若游埠”出门了,早起的店铺开始生火,蒸笼里已冒着热气。整条街上的路灯都亮着。店主们已开始又一天的劳作:有做肉馅,切小葱,擀面皮的;有揉面团、洗艾草,做印子馃的;给新做包子放蒸笼,做油条,磨豆浆的……沿街早茶店多为夫妻店。据说有的店主凌晨3点多钟就起床起炉子烧开水。丈夫把门板卸下来,放到店门口,两张高脚板凳一架,门板就成了茶台,然后和妻子一起准备食材,等待茶客登门。

“安若游埠”是游埠古镇上新开的一家民宿,与“贯休祖庭”毗邻。2023年国庆节前夕,游埠古镇新冒出了20多家民宿。迄今,以游埠古街为中心,已集聚了40多家民宿。

据考证,早在唐初,游埠就建有码头,曾是浙赣闽皖交界处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交易地、商埠重镇,素有“钱江上游第一埠”“浙江四大千年古镇之一”“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发源地”等美誉,是五代高僧“禅月大师”贯休、近代摄影大师郎静山、天文学家曹谟等名人的故里。这里的早茶历史悠久,被誉为“江南第一早茶”。

游埠古街已有1300多年历史,分前后两条,分别为中山街和解放街。中山街旧称前街,全长570米;解放街旧称后街,全长约520米,位于游埠溪一侧,南北平行,中有一东西向横街贯通,成“H”形。游埠溪贯穿整个古镇。沿溪商铺林立,吃穿住行生活用品店应有尽有,老百姓自产自销的土货随处可见。外面买不到的东西,坛坛罐罐,有些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用品,都可以在这里买到。游埠溪两岸近两千本地人化身为店主,或开民宿,或开杂货店,或开小吃店,或开理发店,或开打铁店、木工店、制鞋店、竹器店、打秤店、民间草药铺、老酱坊等等,叫卖土货或依靠手工艺制作加工销售各类生产生活用品。

早上6时,古镇开始热闹起来。游埠早茶铺集中在解放街。老街两边茶馆连片,门前都放着长桌条椅,犹如接龙一般连成二排,老茶客们往往会选定一两家,喜欢带着自己的杯子,自己添水,有的凌晨4点就赶过来,老地方老座位,坐等老友,絮话家常。茶叶也是最普通的土茶。店家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招呼着陆续到来的茶客。在一家卖肉沉子的店门口,我看到一面迎风招展的彩旗,上写“女婿的口福,丈母娘的手艺”。游埠朋友告诉我,肉沉子是兰溪一带的特色小吃,过去是丈母娘为第一次上门的新女婿专门做的一道小吃,其做法为将鸡蛋打破置于碗中,用筷子将蛋黄戳破,再将肉沫用筷子塞入蛋黄中。尔后入锅,清水煮五六分钟,将煮熟的肉沉子捞出,放入配好调料的碗中,浇上汤即可食用。

游埠溪上有五座桥,分别为永济桥、永福桥、永安桥、太平桥、潦溪桥,每座桥都分别对应一座几进规模的徽派建筑,称为“五马归槽”。因为人流量日趋增多,出于安全考虑,景区管委会对桥上游客进行限流。永福桥因地处核心区,人流量大,在桥中间设置了双向护栏。永福桥旧称柴市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建于明代,是米、猪、竹、木、药、茧“六行”的交通枢纽。桥东有一亭,名“得得亭”。桥西有1954年造的和平井及水塔一座。水塔旁有一对夫妇在卖现榨石榴汁,我想买一杯,但因为买的人多,等了好长时间还没轮到,只得放弃。结果走到桥东头时,女摊主一手举着一杯石榴汁飞快地跑过来递到我的手中,边递边道歉:“实在不好意思,人太多了,让您久等了!”

桥西有一株高大的栾树。栾树果实中空,果皮包裹在一起形似圆锥形灯笼。我们到时,正是栾树果成熟季节,橘红色的果实高挂枝头,像红色的灯笼,一串连着一串,给游埠早茶平添了许多喜气。

桥的南侧是游船售票处,许多买了票的游客在桥边石子路上排队等待乘船。大约有三十多株新挖的带叶甘蔗竖靠在高大的白灰墙上。墙中央的门楣,上书“永建乃家”四个大字。

永福桥桥东正对面的永福楼是游埠特色小吃的集聚地,楼外有古镇游酥坊,坊主父子两代做传统糕点30多年,菊花饼、宫廷桃酥、茴茴糕等十余种传统糕点现做现卖,香味扑鼻。

“游埠早茶”虽然传统文化味浓厚,但也不乏时尚元素,可谓“老少通吃”。有一家卖甘蔗汁的摊位前打出广告语:“渣男甘蔗汁——像男人一样先甜后渣”,有一家咖啡店打出的广告语为:“真镇有味,那就拿铁”。据说兰溪的300多种传统小吃,在游埠都可以找到。

一些外地游客享用一次早茶感到不过瘾,干脆住下来,一住几天,举家或联合几家朋友一起过来。江苏、上海以及同属金华地区的义乌、永康,附近的衢州、丽水等地的人在游埠游玩时嗅到了商机,选择在游埠创业,有的开民宿,有的做美食,有的做文创,干得不亦乐乎。2023年国庆前夕,有一个丽水人在游埠镇上开了一家美食城,总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拥有20多家档口,不但可以享用游埠当地的美食,而且把缙云烧饼、衢州鸭头等周边县市的美食也引进过来。

古镇上有11个码头。这些码头历史悠久。以前的水运码头,如今已变身为游船码头。有的成了当地村民的洗衣洗菜之处。现有十艘游船,国庆节当天,光游船收入就有近4万元。这些游船由游埠文旅公司统一管理。当地人时兴租用游船举行水上婚礼,船身披红挂彩,唢呐声声,传统味道浓郁。

土生土长的游埠人邵伟荣介绍说,游埠自古繁华,以前依靠的是水路交通,随便登上一个游埠的码头,坐船往下游可直抵杭州、上海,往上游可到衢州、开化。由于几百年的泥沙冲击,造成河床改道,水路交通的功能已不复存在,但如今的游埠依旧繁华,G60沪昆高速游埠出口到达古街只需5分钟。以前游埠镇上都是徽派建筑,拥有很多老字号商号。新中国成立前的一场大火,烧光了大多数建筑,仅剩郎六里一带的老房子,让人惋惜。

游埠人用早餐不叫吃早饭,而叫吃早茶,这跟游埠的历史有关。游埠早茶上菜程序,先泡上一杯土茶,上糕点,包括双喜糕、连环糕、插酥等,再上大饼油条、土豆浆、肉沉子、鸡子馃、土汤圆、炒粉干、贯休酥……这些是保留项目。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口味点各种小吃,如麻糍、发糕、馄饨、豆腐汤圆等等,都是新鲜出锅的。兰溪豆腐汤团俗称豆腐丸子,相传为黄大仙兄弟所创。出生于兰溪北郊黄湓村的黄初起、黄初平兄弟俩,在得道成仙前,哥哥黄初起在岸上种田,弟弟黄初平在村对面的雁屿洲上牧羊。哥哥黄初起对弟弟黄初平关爱有加,有一回,黄初起将豆腐捣碎搓成丸子,塞入一粒肉丁,和一块肥肉一起煮,制成一碗点心送到雁屿洲。黄初平觉得味道鲜美。兄弟俩将其做法传授给附近村民。

游埠古镇主打两个ip,一是早茶,二是摄影。诗路钱江石文化展览馆、古董相机展览馆、天泰民宿音乐酒吧等文旅项目,不断丰富着游埠的文旅业态。有的摄影师已关注并蹲点拍摄游埠早茶30多年。镇领导说,这两个ip不会换来换去的,要把它做深做实,做出自己的特色来。如今古镇的发展,就是围绕这两个ip,不断地挖掘、深化。如“游埠小馆”,已在金华和杭州开了连锁店。相信在不久在将来,游埠人会在上海或者北京打造出一条“游埠早茶街”。

游埠早茶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共同富裕的产业,因为它的带动功能很强,受益者不仅仅是古镇上的居民,还能带动周边老百姓致富。

游埠早茶从早上5点开始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没有歇业时间。国庆期间每天游客人数高达四五万。每天下午4点,游埠古镇发展管委会都会组织一场舞狮表演,敲锣打鼓,煞是热闹。

为了规范管理,景区管委会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对早茶街进行改造提升,对本地传统小吃进行深入挖掘,结合市场特点做好改良创新,推出“肉沉子”“小肉饼”“虾爆鳝面”等网红爆款。他们出台了游埠早茶街“十条公约”,大力引进周边县市名小吃、名厨进驻游埠。15名国家级烹饪大师如今成了游埠的新居民。兰溪市江南职业技术学校于3年前专门开辟了1500平方米烹饪专业实践场地,开展特色美食技能培训3000多人次,为包括“游埠早茶”在内的传统小吃手艺传承和美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游埠是一个日夜通明、不眠不休的江南古镇。它永远是热气腾腾、活色生香的。我的家乡浦江与兰溪毗邻,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游埠的每一种小吃我都爱吃。走在古街上,我想,什么叫人间烟火?游埠就是。游埠是每一位游客的埠头,每一位游子的故乡。

(本文原载《浙江日报》2023年11月29日钱塘江副刊,作者系中国摄影出版社编审、总编辑,北京市写作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