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初年,国家连年用兵,经过数年的征战,基本完成了国家一统。到了顺治十五年时,除了西南尚有兵事以外,社会已经趋于稳定。但对于顺治帝来说,他身上流淌的是太祖、太宗的血液,尚武的基因仍在,于是便喜欢以习武练兵为由,沉溺于游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中老臣包括他的叔父郑亲王济尔哈朗生前屡次进上谏,希望皇帝把精力用在治国上,临终前还为此涕泪交流,实在是怕皇上只顾游猎而不理政事,丢掉祖宗艰苦开创的大业。可是福临总是我行我素,老臣们见此情形,也不敢再吭声了。

可是没想到,福临碰上了一个敢和他弄明白、说清楚、讨是非的刺头。此人便是海宁人杨雍建。要说杨雍建还真是个硬汉子,他做高要县令时,即以清廉爱民为百姓所称颂。

高要县属广东肇庆府,地处两广交界,是两广总督驻地。当时,西南战火未靖,军队来往不断,供应的任务特别多。一份军书到来,动不动就要征集成百上千的民夫出劳工。这些人白天要推重炮、运粮草、背伤员,晚上却没个落脚之地,几百个人像羊群一样被赶到一块空地上,饥寒交迫度过一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雍建到任后不久,见此情景很为百姓可怜。几次出面为民请命,改善了民夫的待遇,当时平南、靖难两藩王坐镇两广,控制着经济命脉,要百姓缴纳各种赋税,比朝廷高出数倍。高要县因为出产砚石,两藩王派人组织采石,每天役使的夫役不计其数,还不顾民夫的安全,逼着他们点着火把进洞干活,许多人因此窒息而死。

杨雍建为此配合两藩王,亲临工地,科学组织工匠,维护施工安全,大大改善了民夫的工作环境。此举赢得百姓一片称赞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杨雍建时常与八旗驻军接触,他本是个七品知县,军中只要是个军官都比他大,甚至连百夫长都不将他放在眼里,有个百夫长因为虐待百姓被杨雍建依法处置,打了五十大板,他便向两广总督王国光告状。王国光深知杨雍建的品行,说:“此人虽书生出身,但性格耿直,清廉刚正,这样的人是不可侵犯的。”他不但没有怪罪杨雍建,反而向朝廷举荐。于是,杨雍建被提拔为兵科给事中,到京城供职。

杨雍建到京城后,见顺治帝屡屡外出游猎,很为国家担忧。他不顾自己是个资历很浅、新近来京的不起眼的给事中,竟第一个认认真真地上了一本,请皇帝谨慎出入,不但耽于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治帝见奏大怒,在此之前,还没有那个大臣说他肆意淫乐,敢如此直接大胆地指出他的过错。于是命人召来杨雍建,让他跪在地上,当面数落他的罪行,说:“国家向来以武力定天下,太平的时候行围游猎,是表示不忘备战,怎么是淫乐?”顺治帝越说越气,让杨雍建把自己的顶戴摘下来,向他叩头谢罪。

可是杨雍建一动不动,只是说:“我只知道忠心爱护皇上,没别的罪。”顺治帝更气,脸色都变了,最后气得下了御座,到杨雍建跟前来回踱步,指着杨雍建怒骂。杨雍建依然神色不动。最后顺治帝骂累了,无可奈何地说:“难得你没听过‘好事应归功于君王,过错应归罪于自己’这句为臣之道的名言吗?干什么非得固持己见,不肯屈服,买那个忠直的名声?还说真终日淫乐,你把朕比作哪朝哪代的荒淫无道的皇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杨雍建才叩了一个头说:“若从这点说,是臣有错。”尽管顺治帝被他气得暴跳如雷,但见他如此刚直不屈,心中暗暗敬重,气也慢慢消了下来。以后凡是杨雍建上奏,顺治帝总是和颜悦色听取采纳。其后,杨雍建仕途高升,官至兵部侍郎。当然,杨雍建赢得了一个外号“杨一本”,亦有清朝第一谏官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