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风声

编辑|t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在国际外交方面,因美国受困于越南战争泥潭,也处于“苏攻美收”的态势;

经济上得益于有效的经济政策,在其前期苏联的国民经济也是蒸蒸日上,而底层人民的生活也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军事方面得益于强大的国民经济作支撑,国防力量也处于高速发展状态。

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确实进入到了一个盛世,那么如此强大的苏联为什么会在之后的短短时间就突然崩溃呢?

(勃列日涅夫)

我们就先来看看巅峰时期的苏联

军武第一经济超前的苏联

1964年,科技革命在各国悄然兴起,苏联也在这一年选举出了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勃列日涅夫。

在勃列日涅夫的领导下,为能够与美国抗衡,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改革,使苏联摆脱了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并使苏联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根据统计,苏联在第8个五年计划期间,农业产量增长了21%,工业总值增长了43%。

在第9个五年计划中,工业总值增长43%,农业增长13%;苏联人民的平均工资也大幅增长,由其执政初期的96.5卢布增加到170卢布,增幅达76%;

在住房方面,大部分苏联人民获得了国家分配的居民住宅,人民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而反观此时的美国,却因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导致其国力被大量消耗,此外越南战争不仅使得美国实力遭到较大损失,也影响了美国在世界各国的“正面形象”,使得这一时期的国际局势呈现出“苏攻美守”的整体态势。

在军事方面,苏联军队在强大的国力支持下,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增强,无论是从常规军事力量还是核武器方面来看,此时的苏联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整个西欧国家也在苏联的强大军事力量威慑下感到不安与恐惧。

看着这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国家,不管是当时的人们还是后来的史学家都一致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正处于苏联最好的历史阶段”。

可是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阶段过后的短短十几年,这个世界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会在1991年轰然倒塌。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苏联盛世下的暗流涌动。

盛世下的暗流

(一)腐败丛生的苏联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都知道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是决定整个国家兴荣衰败的决定力量,而这个党的力量大小以及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是影响国家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赫鲁晓夫)

那么此时作为苏联的执政党—苏联共产党能否代表苏联人民的整体利益呢?

我看到一些互联网上的文章,将苏联的腐败泛滥归结为赫鲁晓夫的责任,但是历史的真相却是与此大相径庭,尽管我们对赫鲁晓夫没有什么好感,但当时的苏联还却没有形成如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特权阶层。

那这是因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推出了“党内干部轮换制度”、“干部任期的相关规定”并得到了有力落实,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在苏联二十二大时期中央委员连任仅占到了49.60%。

苏联得益于该项制度的有效落实,保持了苏联阶层的不断流动,这对于打破特权,防止党内形成特定的利益阶层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这位苏联最高领导者,在看到自己的前任突然之间被迫下野后也是心有余悸,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他吸取了前任的经验教训,逐步掏空了“干部轮换制度”“干部任期相关规定”。

根据相关资料,在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苏联中央委员连选连任在二十三大时期占比由赫鲁晓夫时期的49.60%增长到79.40%;而到了二十五大这一比例增长到了83.40%;二十六大时期中央委员则基本无变化,不仅如此地方各级领导干部也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基本无大的调动。

同时为了让自己可以长期享有这份特权,避免重蹈赫鲁晓夫的覆辙,勃列日涅夫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按照与自己的亲疏关系向政府内部安插亲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勃列日涅夫逐步形成了以其为首的特权阶层。

(勃列日涅夫)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求焉”,苏联其他的干部也是有样学样,跟随这位领导人的步伐,不断培植自己的亲信充斥各领导岗位。

(加琳娜与丘尔巴诺夫)

在勃列日涅夫的带领下,苏联共产党的凝聚力也遭到了重大破坏,其中这一时期众多贪污案件当中以“驸马案”最为著名。

1971年勃列日涅夫经多方了解,同意女儿加琳娜与丘尔巴诺夫的婚姻,丘尔巴诺夫在成为这位国家领导人的女婿后,他靠着各种阿谀奉承最终成功获得了这位“特殊老丈人”的信任,并靠着勃列日涅夫的权力,丘尔巴诺夫也搭上了仕途的快车道,仅经过几年的努力就成为苏联内务部的第一副部长。

而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在勃列日涅夫默许下,丘尔巴诺夫更加肆无忌惮从事于走私贸易而获利巨大,当然他获得的这部分收入不也完全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作为回报当然也将其中的大部分“上贡”给了自己心中“最尊敬、最可爱的老丈人”。

与此同时的苏联执法部门最高层,自然也知道这位“驸马”的贪污走私行为,但本应该作为主持正义的地方,却对这种违法乱纪行为熟视无睹,最终也导致了丘尔巴诺夫更加肆无忌惮。

同时丘尔巴诺夫作为全苏反酗酒运动的领导人,本应该以身作则抵制各种酗酒行为,可他却是走到哪里喝到那里;

在其下基层考察时,丘尔巴诺夫自然也会带一些土特产回家,据统计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总共收受贿赂110多万美元。

但是好景不长,正在丘尔巴诺夫平步青云之时,他的“靠山石”轰然倒塌,不久就在苏联的“清扫”运动中被免除了第一副部长职务。

而就在他惶惶不可终日之时,此时新上任的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突然病逝,接任的契尔年科上任后碍于情面,不便对这位老领导的女婿展开调查,于是丘尔巴诺夫暂时躲过一劫。

(戈尔巴乔夫)

可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戈尔巴乔夫上任以后,立即对这位驸马爷展开调查,1988年12月30日这位苏联巨贪最终锒铛入狱。

干部乱换制度遭到破坏,导致了特权阶层的产生,而特权阶层的产生也必然会滋生出严重的腐败行为,而这些腐败行为的发生也让百姓更加厌恶苏联共产党;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驸马案”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并不是个案而是普遍存在,这些案件的存在,最终也成了苏联倒塌的重要原因

(二)畸形发展的苏联经济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历经几代人民的奋斗最终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可是也在此时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弊端更加凸显,其突出表现的特点为“企业只按照国家指令计划生产,与市场完全脱节,产品单一,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群众对多种多样的优质产品的需求”。

从经济结构来看苏联当时仍然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与农业发展严重不足;而轻工业与农业的发展不足,则必然导致了苏联的基本生活物资生产能力不够,势必让苏联人民的“衣食住行”长期得到不到满足。

在苏联众多的社会现象当中,排队文化则突出体现了这一问题,在当时的流行着这样一句玩笑:

“记者到加加林家里去采访,结果没人在家,问其邻居,

邻居说:加加林到月球去了,他太太去排队买东西了。

(加加林)

记者说:等加加林太太回来。

邻居说:你还是等加加林吧,他从月球回来比他太太买回东西还要快 。

窥一斑而见全豹,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苏联人民生活是怎样的艰难,这也加剧了人民对国家的不信任感,因为按照当时政府宣传口径: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多的物质财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可是当苏联人民每天排着长队去购买基本物资的时候,他们势必会对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信心。

此外,在美国的舆论宣传下,当时的苏联人民也得知,此时的美国家庭大部分已经可以用上电视、电冰箱等设备;

饮食上更是早已实现了“饮食自由”,没有苏联当时的排队文化;而反观自己却只能每天生活在一个拮据的生活当中,由此带来的心理落差,必然会加剧苏联人民内心的不平衡感。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当时的世界正处于科技变革的最前沿,虽然苏联在航天技术、核能技术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在微电子、计算机等领域却严重落后于美国等国家,这也导致了苏联错失了几大先进产业集群,致使苏联经济引擎动力的严重不足。

(三)大国沙文主义,严重削弱国家实力

《孙子兵法》中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一理念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要求各国必须高度重视,不能轻率对待。然而,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由于国家实力的大幅度增强,野心也急速膨胀。

为了满足与美国的争霸战略要求,苏联开始实行积极的扩张战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军事投入。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将国民生产总值的20%投入到军事目的的相关项目当中,这种资源的倾斜使得苏联的军事工业、航空航天事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国防实力也急速增强,成为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其次是加大对第三世界的军事援助力度。这一目的是提升苏联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根据相关史料统计,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整个对外经济援助只有127.62亿美元,而军事援助则达到了447.85亿美元;

三是发动阿富汗战争。这场战争使得苏联陷入了“帝国坟场”的泥沼,而美国恰好在这一时期逐步从越南战争中恢复过来,为了加速苏联国力的消耗,美国开始支持阿富汗的穆斯林抵抗运动。最终在阿富汗人民的顽强抵抗下,苏联也陷入了阿富汗的人民战争之中,根据统计战争期间苏联总计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的战争费用。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

此外,“阿富汗战争”也使苏联在世界道义上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导致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遭受了世界各国一致抵制;

而苏联人民也对自己的国家为什么要发动这一场战争感到疑惑和不解,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打这一场不属于自己国家的战争,看着参加战争的亲人在战争中失去生命,进一步加剧了苏联人民对国家的厌恶。

另外,为了应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将更多的国家资源投入到了军事领域当中,这进一步加剧了国力的消耗。

(四)特务政治大行其道

作为历史的后来者,我们不要认为历史中的人物都是“愚夫蠢汉”,事实上作为当时苏联的国家领导人勃涅日涅夫自然深知,以自己为首的特权阶层在苏联人民心中的恶劣形象。

而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他不是考虑如何强力反腐,革新风气、推行经济改革来逐步挽回已经渐行渐远的苏联民心,而是选择决定推行特务和军警政治来掩盖人民的呼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当时的苏联确实也在这些武力措施下,大部分不利于苏联共产党的声音纷纷被镇压,但是民众呼声也在一次次镇压当中,不断在心中积蓄着各种不满,这些不满最终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最终推倒了苏联这座高大的社会主义巨型建筑。

在特务政治、军警政治的大力推行下,苏联出现了“夜间人现象”与“厨房文化”等奇特的社会现象,其中有一位青年人被告密以后,曾愤愤不平地说:除了你的枕头之外任何人都靠不住,这一现象反映了苏联人民内心的极大不满。

除了上述的几大问题以外,苏联还有民族矛盾等诸多问题。

但是不管如何,面对这些情况此时的苏联并不是说就已经是病入膏肓的老人,恰恰相反如果苏联能够铁腕反腐,惩贪治贪,调整经济结构;

对外能与美国及周边国家改善关系,改变甚至放弃霸权主义思维,那么此时的苏联还是可以利用手中较强大的国家实力,逐步实现自我的第二次飞越。

其中最典型的事件就是在勃列日涅夫去世以后,他的继任者安德罗波夫深刻认识到了苏联面临的各种严重危机,于是在以他为首的先进苏联共产党员,开始铁腕反腐,推行经济改革,尽管当时的措施还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苏联的政治面貌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大改善,社会各个层次的民众也对他抱以厚望,尤其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人们看到了希望甚至树立了信心。

(安德罗波夫)

但是天公不作美,继任以后的安德罗波夫没多久就突然病逝,而随后的继任者契尔年科却没有前任者的勇气和魄力,于是苏联的反腐行动与经济改革被大幅减缓。

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在他错误思想的带领下,苏联共产党丧失了执政地位。

1991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轰然倒塌。

总结

勃列日涅夫作为苏联领导人,他曾经将自己的国家带到巅峰,可谓是“军武第一经济超前”,但是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苏联特权阶层开始大范围出现,逐渐败坏了苏联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也让苏联人民与党离心离德,丧失了民众的支持与信任。

最终让苏联共产党成为无根之萍,无本之木,于1991年轰然倒塌。

文献参考:

1.郭海龙·安德罗波夫铁腕肃贪运动评析·中国知网

2.汪慧·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家与社会关系危机探析·中国知网

3.张英姣、孙启军·论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对第三世界扩张的后果·中国知网

4.左凤荣·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党追求安静”·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