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苹果推出了一条关于无障碍使用iPhone的短片《丢失的声音》,通过一名医生的亲身经历,跟大家分享了iOS 17的个人声音和实时语音的功能,让失语用户或者面临该风险的用户将自己的声音留存下来,通过iPhone和其他人群正常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片通过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粉红毛绒熊到处寻找丢失的声音作为蓝本,最后才知道这是一名深爱着女儿的父亲,在通过iPhone的个人语音功能为女儿讲睡前故事。

而片中的父亲Tristram Ingham博士是一名来自新西兰惠林顿的内科医生,他不幸患有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 (FSHD),这种疾病会导致面部、肩部和手臂肌肉逐渐退化,最终导致无法开口说话。

由于自身本事从事医疗行业,所以对专业的角度,Ingham医生很清楚自己说话越来越困难,不仅是难以表达自己的态度,以后的工作、生活都会受到很大影响,“随着我在这方面屡屡受挫,我会变得更沉默,更难被人所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全球范围内,类似的病症非常多,有数百万人面临着丧失说话能力的危险。为此,苹果在今年最新发布的iOS 17、iPadOS 17 和 macOS Sonoma 中推出了新功能“个人声音”功能,对于面临失语风险的人群,可利用自己的声音,录制一段15分钟的音频,系统会根据用户独特的嗓音特征,创建一套完整的语音库。

以苹果在神经网络文本转语音技术的实力,Apple设备可以在设备端完成神经网络训练,在保证用户隐私的同时,生成可用于日常沟通的语言库。以后随着病情加重,无法发出声音时,也能通过键盘输入等方式,将输入的文本转化为语音,用自己的声音“说”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以往,失语患者往往只能通过手势、书写等方式低效且无感情地表达自己,如今通过苹果的技术手段,能将用户的声音保留下来,在需要的说话的时候进行自主表达,能很大程度的解决沟通问题,同时亲人的声音同样是一种珍宝,无论嗓音如何,对亲人来说都是富有人情味的。

“我不准备枯坐在家中。”Ingham 表示,“我要去工作,要在社区从事志愿服务。我期待做出有意义的贡献。技术帮我实现了这些愿望。”

是的,对于残障人士,能正常的与人沟通,和大家做一样的事,不需要特别照顾,那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