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轮在海上漂了十天,竟然被印度拒之门外!这艘运载着俄罗斯原油的油轮原本应该顺利在印度瓦德纳尔港口卸货,现在却卡在离港口1600英里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印度给出的答案是:美国制裁和价格问题。然而,这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竟然和人民币有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国际事件的神秘面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印度与俄罗斯关系变化

我们都知道,俄乌冲突后,印度靠着倒卖俄油赚得盆满钵满,俄印关系迅速升温。然而,短短一年过去,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次油轮事件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1. 美国制裁与印度应对

关于美国制裁问题,实际上两年前美国就已经开始对俄罗斯油轮实施制裁。但在这两年里,印度并没有因此停止购买俄油,反而加大了力度,成为俄油的主要买家。据统计,去年印度购买俄油的订单增长了22倍。所以,美国制裁压力只是印度找的一个借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俄印分歧:人民币成关键因素

真正导致俄印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双方在人民币问题上的分歧。前段时间,印度抱怨称,在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中,俄出口商只收人民币,不接受美元和卢比,导致印度多批货物无法按时付款。由于拿不出人民币,印度甚至遭到了俄罗斯两家大型石油公司的威胁,称如果无法按照要求付款,将把大量油轮转向其他目的地。

  1. 印度心态:视中国为最大竞争对手

对于印度来说,始终把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目前,莫迪政府正努力推行所谓的“卢比国际化”。因此,印度认为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是在给人民币国际化做嫁衣,会降低卢比在国际社会的吸引力。为了避免使用人民币,印度甚至开始寻找除俄罗斯之外的石油出口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俄罗斯立场:人民币更具吸引力

对于俄罗斯来说,要求印度使用人民币并非有意为难。在俄乌冲突第一年的时候,俄罗斯曾答应接收卢比,但后来发现卢比花不出去。一方面是因为印度对美国制裁有所顾虑,不愿意把一些商品卖给俄罗斯;另一方面是因为卢比的流通性太差,俄罗斯很难拿卢比直接在国际市场上做生意。更过分的是,印度还出台了一项政策,对俄方拿卢比去兑换其他货币实施惩罚性汇率,有时金额甚至超过兑换金额的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油轮事件彻底暴露了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投机取巧心态。虽然印度可以不顾美西方国家制裁大量购入俄油但当俄印利益出现冲突时印度也能立刻转身就走丝毫不顾彼此之间的情谊。与此同时俄罗斯则通过与中国加深能源合作展示了更加稳健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对于印度来说想要发家致富投机取巧并不是长远之道若只顾眼前的一时利益而损害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将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