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表示,冬天已经来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电商行业已经难以匹敌,拼多多彻底掀起了疯狂的攻势。昨天对阿里爱答不理,今天已经高攀不起了。就在这两天,拼多多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净利润达到了155亿人民币,营收达到了6880亿元,同比增长94%,几乎翻了一番,远超市场预期的5380亿元。财报一公布,拼多多股价立即大涨。昨晚上涨了18%,市值增长近两个百分点,甚至一度超过了阿里。截至昨晚收盘,拼多多的市值已经达到了1883亿美元,是京东的四倍,比阿里的市值只少了18亿美元。
按照这个趋势,超过阿里的市值只是时间问题。最让人震惊的是拼多多的人均创收,虽然现在只有1.3万名员工,是阿里员工数量的18分之一,京东的35分之一,但第三季度的人均创收高达1222万元,是京东的7倍,阿里的4倍。然而,这种成绩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工作时长。面对这些数据,阿里内部压力山大。有员工在内网发帖表示难以入眠,看着原本不起眼的拼多多却已经要成为行业龙头。
就连马云也罕见地在内网回帖发文安慰员工,并鼓励他们提出建议和创新想法。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仅用了8年就完成了从小型农产品电商到电商巨头的惊人跨越,其进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拼多多的业绩如此出色,是不是因为消费市场复苏了呢?复苏与否难以确定,但消费降级现象确实非常明显。在过去三年中,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从追求品牌和升级转向追求性价比和低价产品。
拼多多主打低价策略,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与此相比,今年三季度京东的营收只增长了1.7%,阿里增长了2%。阿里的国内电商业务甚至出现了环比下滑,因而已经准备全力发展阿里云业务。今年四季度,这两家平台的情况可能还是不太乐观。双十一的业绩也不再公布,双十二直接取消。这种消费市场下滑的情况并非中国独有,而是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的问题。
这直接导致了拼多多在国内和国外的快速崛起。拼多多海外版“titim”也因高速增长成为了重要原因,“titim”的含义是“拼得越多,价格越低”,采用了国内广受欢迎的百亿补贴和“帮我砍一刀”等促销策略。该应用程序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成为全球下载量第六的应用,每天新增用户1000万,交易总额已达到50亿美元。按照这个趋势,阿里和京东可能将面临更加艰难的日子。BAT江湖或许真的要改名为BATP。针对这种局势,你有何看法?欢迎关注我的干货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