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以“笃行致远——基金会的‘功’守之道”为主题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3年会在深圳开幕,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近1000名伙伴与会。

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凌春香应邀出席本次年会,并在开幕式特别对话环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兼博士生导师王俊秀围绕“建设美好社会,基金会如何构筑社会信任与社会凝聚力”的主题进行对谈。双方结合基金会及整个公益慈善行业的公信力情况,就公信力与社会信任的关系、公益与建设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的关系、社会心态与公益事业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对话和交流。

凌春香秘书长指出,提升机构诚信和公信力,是公益慈善机构最基础而长期的任务之一,为此,机构可策划适合不同群体的公益参与方式,在公益参与中开展公众倡导工作,逐步影响公众参与公益的社会心态,并通过公益构建社会信任、增加社会凝聚力,建设美好社会。

王俊秀教授结合他所从事的社会心态蓝皮书、美好生活蓝皮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社会心态的构成和影响因素,对美好生活需要和美好生活体验的分析,及其在构建社会共同体中的作用,还进行了慈善意愿和慈善行为的比较,指出公益是构建社会信任和增进社会凝聚力的重要主体,希望公益组织未来可在建设美好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凌春香秘书长与王俊秀教授进行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春香秘书长与王俊秀教授进行对话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公益慈善领域也带来不少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正成为公益慈善领域的热点之一。因此,本次年会设置了多个气候变化议程,其中包括22日晚由爱德基金会与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共同承办,环境资助者网络和深德咨询协办的平行论坛——“气候变化与社区适应:可持续未来的合作与创新”。

会议承办、协办方及嘉宾会场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承办、协办方及嘉宾会场合影
爱德基金会理事、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浩明主持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德基金会理事、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浩明主持会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类活动的加剧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的影响也在加速,全球气候变化已经逐渐车给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把“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列为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要求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立即采取行动,减少灾害和降低气候变化风险,使地球能够满足今世后代的需求。

凌春香秘书长在平行论坛开幕致辞中指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把气候变化列入17个目标之一,我国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全球治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但公众包括社会组织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议题关注性还比较低。这几年气候变化带来了不少极端天气,造成了不少大型自然灾害等,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它的影响。她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气候变化议题,“这关系到人类的发展和地球的命运,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她希望社会组织能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此领域协同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春香秘书长作开幕致辞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柴麒敏、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王谋分别以《实现双碳目标的国家战略与社会参与》和《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角色定位与谈判策略》为主题作了主旨发言,分别就气候变化的全球形势和我国面临的国内国际局势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两个议题作全面解读。

主旨发言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分论坛的承办和协办单位,爱德基金会与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及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深德咨询的代表在论坛上就各自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具体应对策略和经验分别作了发言。爱德基金会副秘书长何文以《气候变化的行动战略与策略》为题,对气候变化的数据模型做了阐释,对爱德基金会历年来在气候变化应对与适应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文副秘书长作分享

爱德基金会一直关注气候变化议题。为减轻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人们适应气候变化和应对灾害的能力,建设具有韧性的、能够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其影响的社区,爱德基金会与各地社会组织合作开展了社区灾害风险识别工具开发项目,针对社区小微自然灾害,从开发“社区灾害调查工具包”入手,探索建立社区主导的小微灾害管理、预防和应对模式,帮助和推动社区制订小微灾害应对预案,提前识别社区小微自然灾害,按照预案演练和形成社区响应习惯,把小微灾害的可能损害降至最低,为乡村振兴打好坚实的社区基础。

在“实践者说”圆桌环节,成都蜀光社区发展能力建设中心主任杜玲、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申顶芳、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保护主任赵翔从一线实务的角度,就气候变化适应与社区韧性建设进行了探讨。随后,深德咨询创始董事张红岩主持了由现场发言嘉宾参与的圆桌对话,以及与观众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桌讨论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行论坛现场座无虚席

平行论坛闭幕式上,凌春香秘书长对本次论坛的联合主办方、协办方及来宾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她认为,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升社区与各群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均与创造美好社会、营造美好生活息息相关。在应对气候变化议题上,每个领域、每家机构都有独特的视角和自身的优势。她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交流与讨论,引起大家对气候变化与社区适应议题的关注,让它从大家关注的边缘走到舞台的中心;也能让不同的视角和观点迸发出更多推进行动的火花,成为各方协同与合作的开始。爱德基金会期待携手更多公益伙伴和社会力量,共同助力应对气候变化,让生命更丰盛,让社会更公正,让世界更美好。

南都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徐永光在年会总结演讲中也再次呼吁基金会从业者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等议题,关注地球生态和人类命运。

您知道吗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我国一贯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15年以来,中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国家战略,将气候变化相关内容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顶层制度和政策设计中,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