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玥林

太平家园小区位于彭州市致和街道东远社区,小区面积500余亩,呈“田”字形布局,常住人口3300余人。“小区面积大、人口多,居民由原青石、护国、贤德、清林、清洋等多个村(社区)拆迁安置而来,为了方便居民办事,我们正打造‘移动办公桌进小区’品牌。”12月1日,彭州市致和街道东远社区党委书记陈章伍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09年建成入住以来,太平家园小区长期由清林社区、护贤社区、东远社区“三家共管”,形成“各自的孩子各人抱”的局面,小区自建成后也未成立小区管理委员会、党支部等治理主体,加之缺乏开展统一居民活动、党员团建等活动的阵地,停车位不足、便民服务店、运动休闲场所等公共配套,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居民的归属感不强。小区面临“管理职责混乱,矛盾化解难”“邻里关系冷漠,共建共享难”“资金资源有限,配套提升难”三大难题。

过去的太平家园小区环境也是居民口中的“槽点”。“过去的绿化带被居民‘改造’成了菜地,捡栽捡种现象突出,生产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倾倒,居住环境卫生差。另外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建设、支棚搭架等情况,小区整体风貌较差。”陈章伍表示。

今年,致和街道按照成都市和彭州市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三年攻坚行动要求,将太平家园看作“社区”来治理。创新探索“邻聚”治理品牌,围绕机制创新提升“凝聚力”、治理服务实现“零距离”、配套提升吸引“邻聚里”三条路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造彭州市开放式小区治理样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了解到,在治理过程中,依托“党员双报到”机制,成立太平家园临时党支部,将小区101名党员全部纳入管理,并指派街道班子成员与东远、护贤、清林社区书记共同到支部任职,在群众引导、小区自治、项目监督等多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同时,采取“上位引智借力、下面群策群力”的方式,先后组织专家现场调研、群众坝坝会等,以“组织阵地、空间印象、自治平台、文化IP和长效机制”等5个关键环节为切入点,梳理了“凝聚组织共建共治、邻聚空间整合善治、邻聚文化重整笃治”等13项治理路径(简称“太平家园十三治”),搭建起小区整体治理框架。

此外,在小区原有的4个区域网格基础上,按40至90户划分12个微网格,建立“1+4+12”网络体系,利用网格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探索形成微网格长收集诉求,小区支部商讨解决,社区两委帮助解决的“三级”治理模式,推动工作从“事后帮扶”向“事前解决”转变。同时,梳理9名小区内常住的机关、村(社区)干部、结对党支部的下沉党员与微网格长配对,推动社区民警、卫生院、商户等各类力量进网入格,强化民生服务“组合效应”,今年以来,累计收集办理“个性化”民情需求20余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小区闲置公共空间多、利用率低的问题,以“问题导向,针灸微改”为思路,采取“全过程、小投入、渐进式”的改造模式在小区启动了一批公益微创投。依托社区激励资金撬动彭州市综合执法局、市消防大队等市级部门资源,改造小区垃圾回收站、新增微型消防站;由社区统一制定标准,居民采取申请和自筹资金约11万元新建停车位120个,化解小区停车难题。引进社会组织开展小区公益创投大赛,鼓励居民以户为单位对房前院后绿地进行改造,目前已清理捡种闲置土地12900平方米,拆除空地违章搭建116处,完成6处“一院一景”家庭共享花园改造。

如今,冯妹超市门口的小广场成了东远社区快乐舞蹈队的固定活动阵地,一个月前这里还是居民捡种土地。两相对比给舞蹈队队员们带来巨大的幸福感。“每天下午3点,我们集中在这排练。最近一年,我们的队员成员在增加,之前的花坛有点站不下了,对排练有影响。现在大家‘迁’到小广场,跳舞环境变好了,心情也更愉悦,我们的队伍还要进一步壮大。”舞蹈队队员刘青蓉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硬件的提升,太平家园小区的“软服务”也在优化。目前,依托护贤社区党群服务阵地改造提升这一契机,打造政务服务、议事协商、交流休闲、文体活动等多种服务形态的综合性小区邻里中心,探索“移动办公桌”模式,引导清林、东远等社区工作人员联合入驻,打破村域行政边界,将社保认证、就业服务、党组织关系转接等20余项公共服务整合送至居民“家门口”,构建集约、开放、共享的“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同时以信任互助社为依托打造信义驿站,采取“志愿服务换信义贝”的模式,为居民提供配钥匙、开锁、理发等生活服务。接下来,还将采取“社区社会企业+社会公司”的方式引进社会企业,实施群宴中心、农夫集市、共享停车位(含充电)等便民服务项目,盘活空间资源,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