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麦。

由于受邀观摩欧冠球队贝尔格莱德红星队的教练员培训营,我经历了20多小时的转机长途飞行,抵达塞尔维亚。最近我会在刺猬分享一些我在这个篮球强国的所见所闻。

我经常会感叹于欧美篮球出人才是成批的、全位置形式的,即便某一届缺少拔尖的,整体会有堪用的“角色球员”,基本盘相对稳定,落后也是在欧美范围内落后,依旧甩开亚洲。

这两天粗略咨询了一下红星,发现最直接的原因是“人家有体系”。

关于年轻球员的培养,像红星、游击队这样相对有钱的俱乐部是可以有12、14、16和18年龄段的队伍——他们在去年的教义上描述的是“08年的孩子、06年的孩子、04年的球员”。

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对应的训练要求,比如“培养对篮球的热情”、“提升团队意识”、“提升个人能力”。

实际上,红星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本不培训10岁和12岁的小孩,觉得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在学校受到的培养跟自己提供的没多大差别。

但无论怎么培养,在学校还是职业俱乐部,塞尔维亚的篮球都有按照年龄分区间制定好的标准,全国统一,各级各位教练按照自己的风格和训练条件进行细小的调整。

因此,塞尔维亚各地的球员无论怎么组合,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磨合,像标准化较高的零件,在机器上即插即用——天才确实有特权,但他们不会缺辅助的角色球员。

回看咱们的篮球培养,不能说没有全国标准,但就是比较原始,比较粗糙,比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修改,执行力度也无法得到保证。不同的教练提供的内容可能南辕北辙,就可能出现“A练的球员,B完全没法用”的情况。

所以红星也并没有很在意中国的教练过来观摩梯队训练,甚至可以给大家讲讲课,只要关键参数不泄露就可以了。给你们一部分教练看了又如何,这套体系你们难以复刻或者因地制宜地改动使用,这需要自上而下全面变动,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很多坚定的执行者,这是阳谋。

当然,这也跟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有关,我们各地的篮球风格还是鲜明的。欧洲小国容易做到标准化,我们泱泱大国就比较难做到这点。但即便我们各地有个粗犷的明确风格,内部的细致标准化也是几乎没有的。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篮球培养靠运气,靠出天才,靠“百年一遇的姚明王治郅易建联”。如今天才断档,我们就摔得很痛,没有标准化的“普通球员”出来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