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立斯(沃民高科沃德研究院研究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30日和12月1日,乌克兰通讯社、《乌克兰真理报》等多家媒体连续披露,乌国家安全局成功策动在俄罗斯“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干线上最长隧道内及其绕行桥梁上制造爆炸,造成俄“用于与中国联系和运送军事物资”的铁路线损毁。12月1日,俄媒体证实该隧道发生爆炸,有关方面已启动“恐怖袭击案”刑事立案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泽连斯基当局此时突然出手远程袭打俄大后方目标,应有如下用意:

一、展示控局能力,争取西方支持

战事推进不力、经济发展受限、贪腐丑闻曝光、物价全面上涨正使泽连斯基当局处于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来最艰苦的“内外交困”期:在国内,泽连斯基当局民意支持率明显下降,泽本人信任度已从“高光时刻”的91%降至当前的76%,议会和政府的支持率也分别锐减至39%和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引人关注的是,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发表“俄乌战事陷入僵局”的“不一致言论”后,乌“将帅失和”矛盾日益公开,内部混乱纷争加剧。泽绕开扎直接解除高级军官职务、加速对军队和国民近卫军“换血”,显示其对“带枪的人”芥蒂加深,可能引发新的不稳。

在国际上,泽连斯基当局“不被看好”迹象显著增加。美西方对乌财政援助呈持续递减趋势,11月乌仅获得外部融资20.05亿美元,创6个月来新低,远低于月均获款34亿美元的平均水平。美透露可能推迟交付GLSDB远程制导炸弹后,德也表示欧盟无法如期向乌提供100万发炮弹,匈牙利外长在欧安组织大会上再次公开敦促停止对乌军援。此外,西方媒体讨论“西方可能因援乌分裂”、“谁可接替泽连斯基”明显增多,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甚至称泽连斯基支持率已降至32%的历史低点,将在总统选举中落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背景下,泽连斯基必须尽快通过展示“强大控局能力”、强化“抗俄斗士”形象,促使盟友停止减援、巩固自身执政地位。通过乌国家安全局策划实施破坏“贝阿”铁路行动,无疑是既能显示能力和制造“轰动效应”、又能最大限度降低行动成本、同时还能打压扎卢日内威信的最佳选择。媒体刻意炒作乌瘫痪了“连接俄、中的唯一重要铁路交通线和重要军事补给线”,意在推波助澜,助泽造势,尽力争取外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创造最新战果,提升低迷士气

自今年6月开展“夏季反攻”以来,尽管乌媒体每天都报道“胜利”、“歼敌”消息(乌官方统计数字显示,至12月1日歼敌总数已逾33万),但乌军持续扩大征兵范围、西方媒体连续发表对乌军不利报道已从侧面证实了乌军行动远非“高歌猛进”。

继乌执政当局于9月将兵员征集范围扩大至女性和罹患轻度精神障碍、神经紊乱、肝炎等众多疾病的患者后,乌议会已建议将初中级和高级军官的服役年龄分别延长至65岁、70岁,将志愿入伍人员年龄从27岁降至25岁。

一些激进人士甚至还提出要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18-20岁青年送上前线,导致乌民众不断“创新”逃避征兵方法。与此同时,弹药、物资短缺和后勤保障不力不仅导致乌军无法在“可预见的将来”再次发起大规模进攻,而且也使军中士气低落、怨气满腹。

一些低级军官和士兵接受媒体采访时抱怨“军队高层为迎合政治需要而发起反攻”、“反攻地点选择错误”、“保家卫国的士兵遭到政府抛弃”。为此,泽连斯基9月以来已相继解除国防部9名领导中的8人职务,连续撤换乌国土防御部队、特种部队和医疗部队司令并一次性撤销国民近卫军4名副司令职务,以示体恤民情、整肃军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联合行动部队司令爱德华-莫斯卡利科夫

在努力“纠偏”同时,泽连斯基近期正加大“扶正”力度,亲赴库比扬斯克前线和哈尔科夫等地视察并褒奖一线作战官兵,并寻求再造“亮点”战果,鼓舞军心士气。系列爆炸顺利实施,充分证明乌在经历长期作战后仍具对俄境内战略目标“相当毁伤能力”,在迫俄分兵防乌“袭扰作战”、减缓乌军正面作战压力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为已方“鼓劲打气”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实施心理对抗,对冲俄方影响

针对“强行征召入伍者”比例已超乌军现役官兵60%的现状,俄军近期在强化对乌攻势作战、“歼敌有生力量”同时,积极开展“信息心理战”,力求“通过夺取信息心理优势瓦解敌军”。

一方面,俄方通过“语言学家”等专用设备和国际互联网大量传播俄“不惧制裁”、“勇夺胜利”的信息和声、视频资料,使用无人机在前线散发传单,不断宣传俄军实力、装备、补给占优,“得道有助”,敦促乌军官兵“投降保命”;

另一方面,俄又通过全力抢占道义制高点,揭露乌国内贪腐丑闻,批评乌执政当局制造和利用地区、民族、信仰、语言矛盾 “持续陷乌东部、南部地区于战火”、“将平民推上战场”,呼吁乌民众认清现实、拉大距离、反战止战。

尤其是俄近期利用乌苏-27战斗机飞行员成功叛逃、乌“1+1”电视台误报乌军伤亡数字等事件进一步加大对乌军官兵心理战力度,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俄可详细掌握乌军动向”、“乌军在反攻作战中损失逾9万人(10月30日数字,12月1日绍伊古最新公布数字为12.5万人)”、“泽连斯基承认反攻未达预期目标”等已给乌军官兵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厌战畏战情绪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俄方发起的信息心理攻势,泽连斯基当局正在积极予以反制。此次选择位于布里亚特境内的北穆伊斯克铁路隧道及其绕行桥梁为打击目标,应是乌方精心设计:该隧道不仅是俄最长的铁路隧道(象征意义重大),防范程度远低于濒临俄乌边境目标(易于得手),造成的毁伤短期难以完全修复(“货运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引爆了4个爆炸装置、爆炸的铁路桥高35米),而且其所在的地区正是众多一线作战俄军官兵心念的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民间机构统计,仅在俄乌冲突的头110天内,布里亚特即有至少184名参战官兵阵亡,成为仅次于达吉斯坦的“全俄第二大官兵集中阵亡地”,以及乌方攻击俄“战时牺牲少数民族士兵打头阵”的重要口实。爆炸案的发生,无疑将对全俄军民,尤其是布里亚特参战官兵及其家属产生一定负面心理影响,同时损害俄军和俄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