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通常被划分为多个阶段。

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通常被认为是人生的第一个阶段。

参加工作之后,我们得努力奋斗,需要通过买房、买车和成为管理层,来证明在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

如果在35岁以后没车没房,也没当上领导,便成了邻居口中的失败者。

但显然,这种定义是极其荒谬的。

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极大地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结构。

在拥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人人平等的国家,我们并不需要通过财富的多少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不需要将自己的劳动所得以储蓄的形式留存下来。

及时行乐,光花手中的每一个铜板,在工业化时代,被认为是对社会最有益的生活方式。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行乐的资本从哪里来?仍然需要通过劳动获取。

为应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很多国家规定了需要在更晚的退休年龄。但在某些国家,并非所有的人都有退休的权利。

在我国,有一个职业叫农民,他们虽然会有退休金而且也有退休年龄,但由于退休金并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所以实际上他们并不会真正地退休。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不宜直接说明的原因,也不会按照规定的年龄,离开工作岗位。

在城市,也会有一小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过了六十岁仍然在工作。

来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10%人口抽样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11月1日,全国共有66万,居住在城市里,且年龄在六十岁以上但仍然在工作的人口。

换算成100%人口,意味着全国城市里,共有662万仍然在工作的六十岁以上人口。他们所在的行业,分布如下图所示。

这662万六十岁以上的劳动人口,其行业分布为:

一,农、林、牧、渔业,130万,占比19.7%;

二,批发和零售业,93万,占比14%;

三,建筑业,76万,占比11%;

四,制造业,87万,占比13%;

五,居民服务46万,以及房地产业42万。

其余像卫生、教育、运输、科研、娱乐等行业,也有一定数量的六十岁以上行业者。

从分布看,各行各业均有一定数量的六十岁以上的劳动者。

至于他们占劳动者的比例,具体到不同城市,比例也各不相同,改天我们再对比下各城市的比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