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泸定桥在中国近代史上名气很大,太平天国的石达开曾兵败泸定桥;工农红军曾有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业绩闻名中外。说起泸定桥大家想必不陌生,而泸定桥是谁所建,其名字为何取错了,很多人却不知内情。

泸定桥建造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初,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竣工。康熙四十年平定打箭炉西藏营官叛乱后,为了巩固边防,解决交通运输困难,促进川藏贸易,在时任四川巡抚能泰的建议下,在大渡河上修建了这座铁索桥。

在康熙《御制泸定碑记》中记载,巡抚能泰上奏康熙帝说泸河从两座大山中流过,由于落差极大,河水汹涌,流速很快,虽然泸河上游有三个渡口,渡船过河却十分危险,过往的行人只能靠悬在泸河上的绳索才能通过,这样给两岸的交通带来了不便。

为了解决这个实际困难,四川巡抚能泰和提督岳生龙考察了泸河两岸的地理形势,发现距离化林营八十里的地方地势平坦利于建造桥梁。于是决定建造一座铁索桥康熙帝对这个建议非常满意,于是下旨建造此桥,一年多以后,泸定桥建成。

泸定桥全长103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桥身用九条碗口粗的铁链为底链,左右个两条共四条铁链为扶手。这13条铁链,每条由862-977个铁环相扣而成,总重量达到21吨。西桥台建在岩石上,高五米,东桥台高14米。两岸桥台下均有“落井”,井下埋有铁铸的“地龙柱”、“卧龙桩”,为了固定桥身,即将铁链拉伸、让这座桥呈相对水平状态的要害所在。

在西桥台的“地龙柱”上铸有“重量一万八千斤”的字样,当年桥东的桥亭上还有一副对联:“东环泸水三千里,西出盐关第一桥。”为此,康熙帝亲自为此桥定名为泸定桥,并作《御制泸定碑记》。

在碑记中记载,铁索桥建成后,大大便利了两岸的交通,车马行人来往不绝,减少了交通时间,避免了长途跋涉的疾苦,促进了两岸交流,同时也有很高的军事意义。铁索桥建成之后,四川巡抚能泰献上地图,康熙帝非常高兴,就取名“泸定”。“泸定”顾名思义,“泸”指的是泸河,“定”指的是安定,表示泸河一带已经安定,以褒奖自己的评判之功。

康熙帝所说的泸河就是指大渡河。明清时期,当地讹传打箭炉为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时的造箭之地,大渡河为“五月渡泸吗,深入不毛”的泸河。清代四川封疆大吏相信了这个民间讹传,将大渡河认为是泸河,并以此上报康熙帝。

康熙帝做事一向严谨,也是一位博学的皇帝,在为泸定桥取名的时候也花了不少心思,力图把这条河的名称考证清楚,他查阅古籍,对照地图,可惜的是,康熙在此事上断章取义,竟张冠李戴,也把大渡河误认为泸河。

我们都知道,大渡河南流注入岷江,由岷江注入长江。泸水指今天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汇合雅砻江的一段江流,雅砻江古时称“若水”。三国时期,孟获在四川南部和云南一带,诸葛亮南征孟获怎么会渡大渡河呢?因此,将大渡河称为泸河显然不正确。

康熙帝的错误判断,将大渡河误认为是泸河,泸定桥也因此得名,康熙帝误定泸定桥以后,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所以错了也就错了,我们自然也就一直称为泸定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