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作家对自己的作品并不满意,并不是他们吹毛求疵,而是另有原因。

他们创作一部作品并不容易,很可能经过多日思索,长久酝酿,才产生出来。很多作家还要到实地考察,到一些小说中的原型环境住上一段时间,和原型人物交谈,做好记录。整理出来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酝酿小说。在酝酿过程中,作家们总是想得太多,而写出来的不及十分之一,甚至写出来之后,他们感觉不好,想要另起炉灶,重新来写,已经不太可能了。要是写了一页,可以撕掉重来,要是写了十几万字,要想废掉重新来写,就不是很容易了————时间成本比较大,不是一般作家能够接受的。还有的作家写完了之后才知道自己写得不好,甚至完全超出了预期,也就有些怅然若失。毕竟,作家写作之前有一个心理预期,也有写作提纲,本来要照着写作提纲来写,却在写的过程中不得不受制于笔下环境和人物发展的限制,反反复复修改,也就脱离了写作提纲,甚至完全脱离了心理预期,变成了另外一部毫无预想的作品。

作家的构思和真实的写作是两回事,就好像理论和实践是两回事一样。构思要体现在文字上,理论也要和实践相结合。作家的心理预期是模糊的,并不确定,而写作提纲只能概括大概内容,标明大致结构,却不能表达细节,也不能用文字弄得面面俱到,不具备文字应用技巧。当真的写起来之后,作家会发现很多写作的内容和原来构思的东西并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作家要忠实于原来的构思还是忠实于笔下的环境和人物塑造?当然要忠实于笔下的环境和人物塑造了。

只要忠实于笔下的环境和人物塑造,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背离原来的构思,甚至完全背离构想。作家进入了全新的领域探索,却没办法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创作完成之后,作家返回头整理思路,对比原来的构思,会笑自己愚钝,有些自嘲的意味。当然,原来的构思比较理想化,却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创作实践,而作品完成之后,写作才变成了真实的写作,和原来的构思关系不大,甚至和作家本人关系都不大。作品只属于读者,而不一定完全属于作者。作品发布出去之后,就成了读者的东西,谁读就是谁的,谁不读就不是谁的。即便作家召开座谈会,说明自己的创作初衷,也不一定能获得读者认可。因为读者看到的作品只是读者愿意看到的作品,和读者阅读、思想有关系,和作家说的没关系。也就是说,读者阅读的作品只属于读者自己,有读者自己的理解,却不一定和作家的指向一样。作家召开任何形式的作品创作谈和解读,都是一种误导,而读者的阅读是一种误读,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也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

作家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除了偏离了创作初衷之外,就是没有完全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想修改,已经来不及了。作家必须考虑时间成本,必须考虑发布时间,考虑稿费和版税的问题。要是像曹雪芹一样“十年辛苦不寻常”,恐怕全家人都得饿死。于是,作家要在合适的时机创作作品,发布作品,而不能弄得时间太长。甚至有的作家用完全图解政策的那种态度来创作,写成之后,只是为了过审核容易,发表容易,却忽视了思想性和艺术性,只是用来宣传,也就等而下之了。还有的作家只是为了迎合出版社或报刊的征文需要,也就失去了创作的自由。网络小说作家会看读者留言,回复留言,甚至按照读者的意图去写,一味媚俗,也就失去了艺术水准。这样的作品写成之后,作者并不一定满意,甚至非常讨厌,因为这样的创作弄不出伟大作品,也不会激起什么风浪,只能说增添很多文字垃圾,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真正的大作家会实地考察,会搜集整理材料,还会在创作过程中根据人物或情节发展的需要调整自己的创作,当然就会写出不一样的东西。只是,写完之后,他们并不满意,甚至懒得去看。因为他们已经反复修改了,甚至修改得恶心了,也就不去看了。当然,一部作品不能代表作家全部的思想,只能体现作家思想的一个侧面,要想了解作家的思想,就要去读他所有的作品。写成之后,作家会拿出去让同行鉴赏,提意见————只是谦虚的表现,却并不一定能获得多少诚恳的意见。当然,作家对自己思想水平要求比较高,就会贬低自己的作品,让同行或读者提意见,以期获得改善。

作家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是正常的,倘若非常满意,甚至带着一部作品周游列国,四处哗众取宠,就真的失去了创作能力,也让人看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