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宁大哥和你(郑青云),谁会把我当正牌公主?比起内监,我也高贵不到哪去。”

杨盈的话字字诛心,撕开了她娇弱背后的真面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盈生母位卑,死时不过是个小小的才人。

当年,杨盈生母已经有了意中人,可采选的圣旨一下,被列入名册的她连逃都逃不了。进了宫,杨盈的父皇只临幸了她一次便撂了手,很快,她就因得罪皇后而被送入冷宫。

杨盈头上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大哥杨行远当了梧国的皇帝。安帝兴兵欲夺梧西金矿,为了向皇后萧妍证明自己不是无能君主,杨行远御驾亲征,被长庆侯李同光俘虏。

二哥丹阳王杨行健论治国比杨行远出色得多,曾与萧妍在御书房读了六年书,一直没有娶正妃。

三哥杨行衍为了救看龙舟时落水的萧妍落下了终身残疾,连长一点的路都走不了。

三个兄长都围着一个女人转,杨盈爹不疼娘早逝,原生家庭让她最先学会的便是隐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乳母和女官就教导杨盈女子以贞顺为要,就连任如意也认为杨盈习惯了顺从,根本不懂反抗。

这一次,阅人无数的任如意看走了眼。

杨盈出使安国,丹阳王既不想杨行远平安归来又不愿做得太明显,索性选了杜长史这样的直臣去得罪安国,与之相对地,萧妍派了心腹明女史。

为了让杨盈用功听讲,明女史没少磋磨她。任如意一到,提起明女史的衣襟就将她扔了出去。

事后,杨盈给任如意奉茶,言谈间再次提及明女史很严厉,引任如意去撩她的衣袖。

任如意见杨盈的手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针孔,让元禄给押送明女史回京的人传信,吩咐他们每天对明女史施上三针附骨针以儆效尤。

懂得借刀杀人足以证明杨盈并非逆来顺受之辈,有仇必报才是她的本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赶走明女史一事上,平时说话都结巴的杨盈迅速表态,第一次以礼王的身份向要替明女史求情的杜长史施压,命令任如意做她的教习。

丹阳王的舅舅永平侯背着他命亲信周健调派三千精兵对使团进行拦截,打算把罪名栽给山匪流寇。

周健武探花出身,成名已久,他带了上千兵马,而杨盈这边能参与战斗的只有六十人。

敌众我寡,宁远舟让钱昭护送杨盈和杜长史先走,被杨盈拒绝了。她心里清楚,若输了,单靠一个钱昭,她也活不了,但要是赢了,她与将士同生共死的这段经历就是她拉拢人心最好的筹码。

生死关头方见人品。

杨盈行事有主见。战场上,她哪怕两股战战,仍握着任如意给她的刀救下了丁辉。

她从来就不是宁远舟以为的那种凡事只会躲在他后面哭的柔弱女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宫里,杨盈的日子并不好过,随便一个宫女都能给她脸色看,能依靠的只有宁远舟和郑青云。

宁远舟的母亲曾是杨盈的女傅,宁远舟从做侍卫时起就把杨盈当自己的亲妹妹看待。

郑青云是杨盈的初恋,两人在一起三年了。

杨盈知道自己不比长姐是嫡女,没有自择夫婿的权力,于是抓住迎梧帝回朝的机会毛遂自荐,唯一的要求是赦免被冤充军的宁远舟。

按规矩,不是上三道出身的人做不了六道堂的堂主。

当年,杨盈的父亲中毒,是宁远舟立了生死状,在十天之内查出了真凶,才保住了六道堂上下五百口人的性命,被众人拥立为堂主。

杨盈选择宁远舟,除了两人之间的兄妹情,更因为有了宁远舟就意味着整个六道堂都站在了她的身后,这才是杨盈的聪慧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远舟虽奉梧帝为主,但他始终认为梧帝是战败的最大原因。对此,杨盈一开始并不理解。

守将申屠赤有意折辱杨盈,问她怎么看大安治下的许城比以前更繁华。

众人得知杨盈的身份,将她围在中间又打又骂,说要不是梧帝无能,他们也不用承受安国四税其一的重税。

驿馆里,有一披麻戴孝的少年向井里投放了老鼠。六道堂的人没有惩罚少年,他们告诉杨盈,少年这么做是因为担心梧帝一旦归朝,就会立马发动大军复仇。

杨盈把这些见闻都记在了心里。当她见到梧帝,让他替六道堂弟兄正名却被拒绝后,杨盈告诉宁远舟,梧帝自私寡恩,宁远舟可直接逼他写一封雪冤诏,必要时放弃营救梧帝。

明白民为贵君为轻,是杨盈成长最关键的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路上,杨盈都在认真学习,跟任如意学武功,跟元禄学骑马,向杜长史学做人。

钱昭发现任如意是安国人,故意支走宁远舟和元禄,联合于十三等人截杀,任如意断了两根筋脉后逃走。

杜长史知道了,不仅不生气,言语中还对任如意颇为赞赏。杨盈纳闷,杜长史于是讲了自己和杨盈父亲的事。

当年,杨盈的父亲告诉杜长史,判断一个人不要看他来自哪里,而要看他的所言所行。任如意为了使团拼尽全力,即使她不是梧国人,也不代表她就一定是敌人。

圣人论迹不论心,与杜长史的一番谈话让杨盈学会了全面地看待一个人,也在关键时刻帮助她看清楚了郑青云的真面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盈自小在宫中长大,有人教她琴棋书画,却没人教她纵横捭阖。

出使安国是杨盈以小博大的一步棋,但缺乏见识的她根本看不透丹阳王和萧研的真实目的。

直到任如意告诉她,丹阳王巴不得梧帝死,好名正言顺地兄终弟及。萧研也没多想救梧帝,她只想再拖上数月,等生下孩子便遥尊梧帝为太上皇,自己则以太后之名垂帘听政。

听了任如意的话,杨盈害怕了。她不想和梧帝一样待在安国暗无天日的大牢里,过几年一病而死,去成全别人的皆大欢喜。

但是,使团的人不会同意她离开,即使是亲如兄长的宁远舟也想见到梧帝替六道堂的兄弟雪冤。

于是,杨盈前脚支走任如意,后脚就给使团下了蒙汗药,为怕宁远舟醒来,她还特意给他加了软筋散。

在做整件事情的时候,杨盈是不顾一切的,她没有想过一旦药物过量,使团上下六十九人都会死在她的手上。

一边哭哭啼啼地放松宁远舟的警惕,一边不动声色地把药粉倒进酒缸,杨盈的狠是宁远舟和任如意都未曾想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丹阳王为了阻止杨盈去安国,命郑青云不惜一切代价带走杨盈,另外派了一伙人去偷用来赎回梧帝的黄金。

郑青云急于升官,买通了山匪头目,让他们袭击使团,自己拖了杨盈就走。

元禄去救杨盈,被郑青云伤到肋骨,若不是任如意及时赶到,元禄差点失血而死。

途中,郑青云屡次轻薄杨盈,觉得只要生米煮成熟饭,就算杨盈得知了真相也不会和他计较。

让郑青云想不到的是,见过世面的杨盈早已不是深宫中那个对他言听计从的小姑娘。她见郑青云口口声声对她好,行的却是不仁不义之事,坚持要回使团。

郑青云恼羞成怒,举起弩箭对准杨盈,被任如意和宁远舟阻止后又劫持杨盈。

宁远舟还没来得及出手,就见杨盈紧紧握着任如意送给他的匕首刺向了郑青云的心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娘的孩子要在波谲云诡的深宫平安长大,杨盈吃过的苦可想而知,而哭只是她用来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

杨盈聪慧主见,能隐忍,擅学习,她一心想要自由,在所有人都不愿出使安国的时候挺身而出,救了宁远舟,也让自己成了有八百邑实封的公主。

因为年龄小,杨盈有天真的一面,比如她一度认为只要拿着赎金就能迎回梧帝,然后嫁给她心心念念的郑青云。

但在任如意、宁远舟和杜长史的帮助下,杨盈迅速成长,识破郑青云甜言蜜语背后的算计,保全了自己。

从哭哭啼啼的公主到机智果敢的礼王,杨盈才是真正的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