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曾夜闯过一回海德堡大学图书馆。那是十年前的事了,我去德国自由行,有友人在海德堡大学任教,邀请我去他那儿玩。海德堡是一座美丽而古老的小城,海德堡大学就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小城的各条街上,整体结构与一般的大学很不相同,有点类似于英国的剑桥大学,却也是德国著名而又历史悠久的大学之一,曾涌现出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我白天游览了哲学家小道,走过了内卡河古桥,吃罢晚饭,友人又陪我在小城散步。

时值深秋,小城的夜晚显得十分安静。我俩穿街走巷,时而交谈。我聆听友人的介绍和讲述,毕竟他在此任教、生活了二十多年,对这里的一切都十分熟悉,而对我这位来自上海的客人来说,所有的介绍都是新鲜而有趣的。

忽然,前面出现了一幢大楼,黑夜中不知模样,只见灯火通明,我以为是大卖场,友人笑道:“不是,这是海德堡大学的图书馆。”走到近前,我就着玻璃门窗向里张望,阅览大厅坐满了正在夜读的学生。我凝视了一会儿,正想离开,友人却突发建议:“怎么样?要不进去看看?”我以为他在开玩笑:“我什么证件都没有,又是外国人,怎么进得去?要不你陪我一起进。”他怂恿道:“你今晚就闯一下,试试看,我跟在你后面。”

在他的鼓动下,我便硬着头皮走进了图书馆的大门。先是一个宽敞的阅览大厅,座无虚席,却又悄无声息。我轻轻走过,前面是一条甬道,我停住脚步,回头找友人,谁知他故意离我一大截,朝我努努嘴,暗示我继续前行。我只好壮着胆子,穿过甬道,前面出现了好几间阅览室,间间灯如白昼,我估计可能是各种专题阅览室,里面也都坐满了人,安静极了!我怕打扰他们,尽量减轻脚步声,悄悄地在里面迂回穿梭。却不料前面又出现了一条甬道,此时我似乎已有了经验,便大摇大摆地穿了过去。到了里面再一望,凭着我曾在大学任教的经历,估计已到借书处了,不少学生正在排队借书,还有些学生捧着借好的书出来,看到我这个亚裔模样的外来客,无一例外地对着我莞尔,显得十分友好。我驻足片刻,觉得自己又没借书证,能逛到此处也算到头了,能看的都看了,应该打道回府了。孰料刚转身走了两步,只见友人在远处向我频频挥手,示意我继续进去。我蒙圈儿了,尴尬地愣在那儿,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而友人还在强烈地挥手示意我前行。正犹豫间,我忽然发现这里的借书处不是全封闭的,辟有好几道进出口,有几个男女学生正在自由进出。于是我就心怀不安地跟着学生走进去,到了里面,哇!发现到处都是书,琳琅满目,五光十色,一些学生正在查阅翻找。我知道进入书库了,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我走进了一间又一间书库,心里时刻准备着被拦截,结果却畅通无阻。就这样,我一个来自远东的中国人,没出示任何证件,居然闯进了德国一所名牌大学图书馆的最深处。

出了图书馆,我感到十分惊讶,并好奇地问友人:“偌大的图书馆,怎么没见一个管理人员?”他说:“这里都靠自觉,我刚来就这样。再说,他们认为图书馆就是为学生服务的,所有的书都是敞开的,老师、学生一视同仁,这是他们的理念。”我又问:“书库里有些书都夹着长长的白纸条,不知何意?”他答:“这些书都是学生开来的书单要借的,工作人员找出来夹了纸条,他们随时可以来取,就方便了。”

我抬头望望夜空,星辰闪烁,熠熠生辉;再回首望望图书馆,里面依然灯火通明,宛若白昼。这是我在海德堡逗留的最后一个夜晚,却使我感到满足。这个图书馆仿佛成了最后一道奇异的风景,令我慨叹,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并给我带来了诸多思考与启发。(孙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