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29日,36氪WISE2023 商业之王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办。本届大会以“太阳照常升起 The Sun Always Rises”为主题,横跨一个主会场与六大垂直领域专场。主会场聚焦“未来3650天”、“在产业洪流中”、“进击中的万联网”、“AI与商业增量”、“全球品牌看中国”、“科技至上 共鉴创新”六大篇章重点议程,邀请全领域商业大咖展开为期两天的顶级商业对话,向现在提问,给未来答案。

36氪首席内容官李洋

以下为演讲实录,经36氪整理编辑:

各位现场嘉宾,各位线上观众,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36氪WISE 2023商业之王大会

一周前,远在硅谷的OpenAI这场大地震,成为商业科技领域的大事件,剧情几次翻转。有人在追剧、看热闹,有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奥特曼是谁,而我们在场的所有人,关心未来的人,36氪所粘合的这个群体应该知道,热闹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OpenAI发生的事情用一句话讲,就是资本主义战胜了利维坦,企业利益战胜了对未来的担忧。山姆·奥特曼差一点像当年的乔布斯一样,从自己创立的公司被赶出去。而媒体把两者相提并论,本身就是一个信号,因为谁都知道后者引发移动互联网革命。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亚于此,业界认为它有可能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它甚至正在改变国际关系——我们知道,蒸汽机和工业革命都做到了这一点。

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所有行业和个体都要发生本质的改变。经济也将迎来新一轮康波周期。至少,很多人都持有这样的预期。在如此强大的势能下,OpenAI作为今年此领域最亮眼的公司,得到了一个奥特曼回归、原董事会被肃清的结果,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巨大的利益之下,它很难再维持一个非盈利组织形态运作。

36氪Wise大会愿意此时此刻,再谈一次周期,因为理解它变得异常重要。2023年,很多人拼尽全力可能才收获了一份不及预期的成绩单。过去十年,创新类公司很少会主动谈及宏观。但今年不太一样。这可能不是一件好事。于是有人变得悲观,以为好时光再不会归来。但其实周期一直都在。只有那些有识、有胆、有备的人才能穿越周期。当资产已经变得非常便宜,比如昨天医疗分论坛的一位投资人谈及他们今年从一些优质公司身上拿到有利的条款,光源资本也谈到目前投资潮汐时钟已经位于资产便宜而退出前景明确的节点。你知道聪明人在做什么:逆周期投资才是王道。

产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它靠技术、市场和资本加速驱动;公司也有自己的盈利周期,受到大的经济周期影响。“历史不会重演细节,过程却会重复相似。”昨天管清友教授也谈到,我们此刻也许正站在一个新周期的拐点上。而AI有可能就是引爆这个周期的一个要素。人是感性动物,市场的信心钟摆总是被贪婪和恐惧放大,而成功者善于从中攫取价值。

是的,我们在2023年听到了挺多坏消息,但如果将目光放远,你会发现什么?

“中美贸易战”“中美科技脱钩”可谓21世纪迄今为止全球最重大的国际政治经济事件之一。但它全然是负面吗?或者,我们把这个问题再深入一点:你认为,中国公司和产业的实力未来会变得更强还是会走衰?

后面这个问题显然更容易回答。因为你已经看到了如此多的变化。首先,中国当前已经成为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比亚迪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中国在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产业链方面的技术积累让人印象深刻。其次,自主产权的中国品牌已经成功挤入中高端市场。当我提出这一点,遭到了团队的反驳,她们说:今年价格战和低价产品策略才是主流。

的确,耐用消费品会受到经济周期巨大的影响,尤其在内需不足的前提下,但有两条新闻值得关注:其一是华为加持的新款M7问界汽车今年仅一个月就卖出了6万量,接近去年全年销量,可谓起死回生,震慑车圈,跟别提其搭载新麒麟芯片的Mate60的复生;其二是小米14双十一销量145万台,创下该公司高端旗舰销量记录。国产手机今年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属于苹果的份额,几年前它们还在千元机时代徘徊。自主产权品牌陷于低端市场久已。现在我们看到的变化才刚刚开始。

随便举的两个例子只是在说明,我们现在大谈产业投资,那么多的钱深扎到产业链当中,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物制药,还有今天接下来的主题人工智能等等,它一定会对中国创新进程产生积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卡脖子的影响也不全是负面的。封锁令之下,国产替代市场迎来了巨大机会,以芯片需求为例——中国每年进口芯片的花费远高于石油,中国本土大量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公司,以及智能制造商,它们手持巨额订单,本土芯片公司尽管仍需要长足发展,但已经可以分一杯羹,从36氪获得的信息来看,这一情况正在发生。

另一个我想谈到的趋势是,中国公司正面临一个出海时代。不管地缘政治如何干扰,中国公司出海一定会有所作为,外部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它们需要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过去的几十年,只有华为等屈指可数的几家公司可以称得上是全球化公司,而现在我们看到比亚迪、字节跳动、shein、拼多多等等越来越多的公司,正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入全球竞技场。在字斟句酌的二十大发展目标里,提到要将中国的人均GDP从2022年的1.3万美元增长到2035年的2.5万美元,这怎么实现?靠内卷肯定是无法实现的。优秀的中国公司和产业会对外输出过剩的能力,这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人类社会一定会从工业时代向数字时代,乃至数智化时代转变。刚刚提到的各种技术及其周期,都发生在这个视野之下。太阳当然会照常升起。但什么时候升起?真正具备能力的人非常喜欢乱世和低潮期。因为他们能看懂周期,能看到未来,并懂得蓄能。作为创新的观察者和守护者,36氪愿大家勇敢地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轮到我们去做点大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