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亩撂荒地变成了绿色果园,废弃窑厂变成了艺术咖啡馆,闲置农房改造成了乡村美术馆……走进重庆市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田园风光与艺术场所相映成趣。

“过去,村子产业少,村民纷纷外出务工,是个典型‘空壳村’。”三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艾凤芸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村里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走出了一条以盘活闲置农地农宅为重点、以研学为内容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路。

60岁的村民赖家伟早年一直在外务工,前两年,他返乡利用自家老房子经营起了农家乐。“旺季的时候,每个月有3万元左右收入。”赖家伟介绍。32岁的设计师陈勇租下村里闲置农宅,改造成“缙泉烧”陶瓷文创基地。“今年以来,基地接待乡村旅游及研学人数超过2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80多万元。”陈勇说。

漫步三河村,一幅幅别具特色的墙体画成了亮丽风景。“艺术资源的引入,让三河村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艾凤芸说,近年来,三河村吸引了一批书画、陶瓷、蜡染、雕塑等行业艺术家创办工作室、展览馆,既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也带动了本村100多人就业,“空壳村”变身成了网红“艺术村”。

看中三河村的艺术氛围,2022年,荣占国来到这里,利用闲置农房,打造出重庆首个乡村美术馆——三合美术馆。“展馆集艺术展览、研究创作、艺术研学于一体,吸引了许多艺术名家入馆参展,广受村民欢迎,推动艺术真正融入乡村。”荣占国说。

如今,三河村吸引了30余家文创企业入驻,建成了9.9公里研学产业示范带。今年前10月,三河村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其中研学师生1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2200万元。 (经济日报记者 吴陆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