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让我聊聊吉林市的天津街。其实这条街我聊过多次,以上海路为界限,写南半段还算得心应手,写北段则是以疑问求证的方式。原以为搞清了几座老建筑的脉络,就能让北段的历史豁然开朗,可随着看到的史料增多,新的疑问不断增多。除去原有的骨伤医院旧诊疗楼、原昌邑区委办公楼之外,又增加了新华电影院及其北侧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历史遗问。因此要用文字让天津街的历史贯通,目前看仍旧尚需时日。

在两年前写骨伤医院时,有网友提示该医院在天津街的原诊疗楼,在1981年前由“三联合”使用。当时对“三联合”的含义不甚了解,同时我最认可的地方史志《昌邑区志》中,又数“卫生”部分过于扼要。后来在1991年吉林市政协内部发行的文史资料中查到重要信息,并走访了在“三联合”工作过的亲戚,才勉强对这座建筑物在解放后的情况大致捋出了头绪。

我最初听闻“三联合”,马上想到的是特殊十年里领导班子盛行的“三结合”,即革命干部、革命群众和革命军人的代表。然而“三联合”的“三”不是基数词,而是一个序数词——第三。所谓“三联合”其实是吉林市第三联合中医院的简称,这个番号存在时间不长,但影响较深——在骨伤医院迁到天津街时,“三联合”已经消失多年了。

在《吉林市政协文史资料》中简单记载了“三联合”的演变。上世纪五十年代,新成立的市第一、二联合中医院营业状况蒸蒸日上(分别为吉林市中医院和丰满区医院前身,都在吉林市主城区西部),吉林市东部地区的各中医诊所看到后,也纷纷要求走联合办医疗的道路。经刘质民、许绪武的积极串联和向上争取,最终获得市卫生局的支持,并于1956年8月1日在天津街正式成立“吉林市第三联合中医院”。

“三联合”为集体所有制医疗单位,当时选举产生的医院管委会,共同推举刘质民、许绪武为正、副院长。开业伊始,除天津街院部外,“三联合”还下设哈达湾、民主路、东局子等三个门诊部,共有职工81人,这其中不乏高文朴、康之岫、李文选、田汝俭、遇广生等深受广大患者信赖的名医。另外由于设址适中、名医荟萃,对就诊的患者产生了一种“同业对比”的心理影响,“三联合”开业后,反应热烈,患者日均达七百余人。开业不到两年,医院在银行存款就达到16万7千余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1957年“三联合”还成立了党支部,昌邑区指派朱俊圣为党支部书记。

1958年10月(由《昌邑区志》中“口腔医院”词条看,这个时间有可能是1959年12月),“三联合”由市属下放给昌邑区管理,医院名称改为“吉林市昌邑区院”,所有制也由集体转为全民。然而就在第二年春天,医院又改回集体所有制。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医院名称似有变化,但由于史料不仅记述含糊混乱,又与许多当事人回忆相矛盾,在此不做录述,但或许是当时昌邑区的卫生系统曾由“昌邑区卫生联合办公室”管理,故而“三联合”虽然已成为历史,但人们对这个称谓一直没有遗忘。

在1981年11月26日,按照市政府【81】62号文件批复,当时的昌邑区医院被市卫生局接管,医务人员分别被市第一、二、三、四人民医院和市传染病院、市儿童医院、市妇产医院接收。有趣的是“昌邑区医院”的番号并没有马上消亡,而是被位于通江街上的一所区属医院继承,直至1986年,“续命”四年多后,“昌邑区医院”因改称吉林市松江中西医结合医院,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至于天津街的“三联合”诊疗楼,则在1981年开始由骨伤医院使用至八十年代末。当年的骨伤医院在骨科名医石正声的带动下,门诊量激增,医院也成为吉林市著名的二甲专业骨科医院。为适应新情况,骨伤医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拆除了原有楼房,建起了现在的诊疗大楼,以改善医疗硬件,扩大接诊能力。据《昌邑区志》第二卷记载1990年1月10日骨伤医院新楼投入使用。

关于被拆除的老诊疗楼,《吉林市政协文史资料》中记述为“(三联合)选定天津路居民楼为院址”,由此可知在五十年代初,这里已为民居。在《昌邑区志》第一卷和《昌邑区文庙街道志》中各有骨伤医院的插图一幅。虽然少年时多次见过这座老建筑,但印象不深。从插图中看到该建筑为比较典型的现代式建筑,窄窗和装饰砖带有鲜明的日伪时期建筑特色。尤其是在门额上曾残留的插旗基座,似在隐隐证明这座建筑在落成时,应是某个机构的办公场所。

此前怀疑该建筑为江南寮,后在老地图中获知,江南寮是在七经路(今贵阳街)上的建筑,在1941年以前,骨伤医院处并未被标记。就目前掌握资料判断,1942年,伪满开始执行第二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期间吉林市曾建有许多新建筑,如松江路原水利局办公楼、铁路通信段机房等楼宇,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建起。只可惜目前尽管知道了“三联合”的大致演变脉络,但解放前到底是什么单位在使用,恐怕还需要时间和机缘才能知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