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首例讹人老人被判刑的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扶人女大学生获赔6.8万元,老人儿媳因诬陷处以十四日拘留,。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刻未到。做坏事,迟早要还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案件中,一位老人因为身体不适需要去医院治疗,半路在小区摔倒,这个老人摔倒后被一个女大学生扶起来,并送去医院治疗,还主动垫付了医药费,多么好的一个姑娘,多么一个纯洁的心灵,惋惜的是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害群之马”,弄脏这最神圣的心灵。令人惊掉下巴的是,老人却一口咬定是这个女孩撞倒的自己,老人的子女(儿媳妇)不但没有感激救助者,不分青红皂白,没有搞清楚事情真相,便诬陷女大学生,还要求其承担医药费,真的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德,于情于理,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摔倒在马路上,我们作为一个正常人,都会去扶一下,但是正因为这一点,有些“居心叵测“的人抓住这一点,敲诈勒索讹一些善良的人钱财。因此就是一波又一波,一件又一件这样类似的事件,让中国人变的冷漠、无情、无动于衷,我们不能说国人变“冷血”了,而是一些“坏人”让我们害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年来,面对老人摔倒到底是扶还是不扶的问题,一直在喋喋不休的争吵讨论。从道德角度来看,尊老爱幼是中国传统美德,遇到这种事必须扶;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事可以扶也可以不扶;从自我保护意识来讲,遇到这种事可以不扶。

而2014年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引发国人热议,沈腾(郝健)结尾说了一句话:“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引发了国人深思。做好人好事的时候,顾虑太多,又想要做好事帮人一把,又怕被讹诈,很矛盾和纠结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扶老人屡屡被讹的当下,许多人发出了“是坏人变老了,还是老人变坏了”的调侃之语。因此提醒广大市民,看到有人摔倒,扶是要扶,但一定要保留相关证据,不能让好人心凉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碰瓷一直以来都是全国人民深恶痛绝的事。而南京的王法官一句话伤透了国人的心,当时南京法官王浩说:“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这句话就是2006年“彭宇案”主理法官王法官在庭审时质问彭宇的原话。

我们从当时王法官所说的这句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南京司法认定不要多管闲事,管了就是你干的;从日常经验分析,做了见义勇为的好事还赔钱,冤不冤枉。也正是因为如此,国人的心被凉了半,还怎么敢去扶一下摔倒的老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王警官受到了应有的惩戒。正因为这一句话,而遭到了法院和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处理。王警官被撤销了审判长职务,被降级为一般法官,被调离了原先的岗位,被安排到了一个偏僻的基层法院。我们网友直呼过瘾,心里也都在庆幸,王警官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事已至此活该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类似某南京法官那样的老鼠屎之外,没有人会站在公道人心的对立面。之所以碰瓷的人气焰嚣张,是因为胡乱执法的法官和不完善的法律对碰瓷者的惩戒力度太低。

值得大快人心的是,这次国内首例讹人老人被判刑,符合国人心态,不管是真是假,以后遇到老人摔倒还是要扶一下的,当然前提是我们要留好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原创作品,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