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开通首发和全网维权,非法搬运必究!

“供销社”这个词,相信有很多朋友已经很久没有听过,或者从来没有听过了。他的全名叫做“供销合作社”,是上个世纪党为了解决国内供销平衡而提出的一个组织。实际功能和今天的超市、商场差不多。

不过,供销社由于有国家背书,其物品价格和质量都维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准,以至于到了40年后的今天,许多人仍然能够怀念起供销社的美好。

那么今天,咱就来为大伙“怀旧”一波,看看40年前的供销社,哪些东西是您见过或者用过的?

·蛤蜊油

今天的我们,在化妆品的选择上已经十分丰富起来了。不仅是女同志们能够选择各种高档护肤品,就连男士,也已经有了洁面乳、摩丝、发胶等等多样化的方案。

不过在40年前,物质生活还不算那么丰富,人们也用不太起什么化妆品,连新娘子结婚出嫁,涂嘴唇都只能用红纸。而在天冷的时候,也没有什么sod蜜用来抹手,而是用一种今天罕见的护肤品——蛤蜊油。

蛤蜊油,顾名思义是装在蛤蜊里的护肤油,别看他样子小巧,保湿护肤的功能可是一点都不比现在的护肤品差。而且一盒只要几分钱,经济又实惠。

·篦子

所谓篦子,又叫篦梳,是一种齿子比梳子窄不少的形似梳子的日常用具。可能一些没见过这种篦子的朋友会感到疑惑:用这玩意梳头,头发不得全卡死在这里边啊。

实际上,这把篦子的真正用途并不是梳头,而是用来清除毛发之中藏起来的虱子。因为过去是计划经济体制,某些地方连洗澡用水都是要凭票供应的。这样就有可能一个月才轮上一次洗澡。而长时间不洗头的话,就容易滋生这种虱子,让人感觉到十分瘙痒。

而篦子设计出来,就是故意用这种间隔较短的梳齿来将虱子扫出来的。

·宝塔糖

在过去,每当小孩子吃坏了肚子,家里的大人都会拿出来一种长得像宝塔或者冰淇淋的糖果,让自家小孩吃下,没过多久,小孩的肚子就不疼了。这种糖果就是宝塔糖。

这种糖果的诞生,其实和糖丸诞生的原因有些类似,宝塔糖也是考虑到小孩子对于药物的接受度不高,从而将抗蛔虫药物和糖果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不过随着宝塔糖的大量生产,这种治病有奇效的糖果瞬间被大量囤积,药农手中专门用来制作抗蛔虫药物的蛔蒿产生了卖不出去的情况。为了保证药农的利益,国家于1982年正式叫停了宝塔糖的生产,这种糖也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搪瓷缸子

前些年,搪瓷缸子因为其土中带潮的文化现象又火了一把。很多人跟风的同时也不禁赞叹道“扎实耐用”“童年回忆又回来了”。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当时搪瓷缸由于十分结实的特性,可谓是家家户户都有一个,不由得让人怀念起那段充满热情的奋斗岁月。

·塑胶凉鞋

很多人现在在夏天的时候都会穿凉鞋出门散步走路。这股风潮最早也是供销社带动起来的。而很多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男女老少都能穿的黄色塑胶凉鞋。这种鞋扎实耐造,陪伴着许多的小孩子和青年在田野跑着跳着,从而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橘子汁

和胶鞋一样,橘子汁也是很多人对于夏天的珍贵回忆。不少小孩都是问家里要上一毛两毛钱,扇着老蒲扇,晃晃悠悠的走到供销社或者小卖部,向老板要一瓶冰镇橘子汁。

要知道,那个时候是没有百事可乐这种洋饮品的。橘子汁算是很多小孩童年唯一能喝到的冷饮。这种橘子汁真材实料,喝起来极为酸爽。

·鸡腿面包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光有喝的哪里够,还要有配得上橘子汁的“佳肴”才行。这个时候,厚实的鸡腿面包就映入孩子们的眼帘了。

所谓“鸡腿面包”,并不是面包里有一个真的鸡腿,而是这种面包长得像鸡腿。这种面包通常是有一根烤肠串在面包的中间,周围包裹着的是香喷喷的肉松面包。一个就是大满足。

·散装酱油/醋

现在人们经常习惯称呼人“打酱油的”,却已经有不少人忘了过去的社会真的是需要人自己去像打酒一样打酱油和醋的。这种酱油和醋一般都是纯手工酿造,质量很高。

而不少孩子,则会在被父母急匆匆指使出来打酱油的时候偷偷买一点小零食,至于挨不挨揍,那都是后话了。

·手帕

“丢,丢,丢手绢……”这是不少孩子小时候,尤其是女孩子常常唱的儿歌。丢手绢的游戏,也能间接反映出当时的人们有着携带手帕的生活习惯。

而当时,供销社卖出的手帕,有的照顾到了农民擦汗的实际需求;有的则在绢面上绣有蝴蝶、杜鹃等美丽的纹饰。实在是惹人喜欢。

·杆秤

可能现在的许多人都已经没见过杆秤的样子了,然而在过去,杆秤可是各行各业必备的称重器物。几乎供销社内的每一杆秤都是由专门老师傅手工打造的。刻度和秤砣也是准确无误,十分受到大家的好评。

文/歧路风雪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