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卡战争,让两个有些陌生的高加索地区国家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高加索山南的亚美尼亚和里海西岸的阿塞拜疆。

两国同在高加索地区,同样的历史悠久,同样的饱受压迫,同样的挣扎求生,但却未能携手合作,反而大打出手。其中缘由曲折复杂,却也道尽了小国的辛酸苦楚。就让我们从这次战争的失败者——亚美尼亚说起。

诺亚方舟的停靠地,却并没有和平的橄榄枝

在希伯来圣经中,诺亚方舟最终就停靠在亚美尼亚地区的亚拉拉特山上,并建立起埃里温城。亚美尼亚不仅历史悠久,也曾是高加索地区的强盛国家,疆域远远超过如今。亚美尼亚疆域的不断缩小与亚美尼亚自身并无太大关系主要是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太过特殊

高加索地区,历史上就是亚欧文明的交锋之地,东西南北各方皆有强权,各方力量在此地汇聚,碰撞,反复拉锯。如今,高加索地区人口不足3000万,却存在着50多个民族,加之地形复杂,导致民族互相隔绝,语言不通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各个教派在此地并存,加剧了民族的冲突,堪称“火药桶”一般的存在

图 | 高加索地区的卫星图

处于此地的亚美尼亚,历史上就少有独立自由的时刻:公元前331年,军事天才亚历山大大帝击败了波斯军队,夺取了亚美尼亚地区,将亚美尼亚从波斯的一省变成了马其顿帝国的一部分。然而马其顿帝国在大帝死后迅速崩溃,帝国一分为三,亚美尼亚被其中的塞琉古帝国控制。

公元前190年,塞琉古军队被罗马军团击败,帝国陷入内乱,亚美尼亚人借此机会复国独立。百余年间,亚美尼亚进入了一个短暂的辉煌时期,然而这个辉煌并没有持续下去。

公元1年,亚美尼亚遭受罗马帝国和安息帝国的东西夹击,最终国土被两大帝国分割,被分割的亚美尼亚人分别在帝国的保护下成立了附庸性质的政权

图 | 公元前141年的罗马硬币,硬币上的图案是罗马皇帝拿起了亚美尼亚国王的王冠

公元301年,亚美尼亚宣布正教为官方信仰,此后千余年也未曾改变信仰。公元680年,阿拉伯人灭亡波斯,征服了亚美尼亚的土地,但终究未能征服他们的信仰。但在公元1064年,亚美尼亚被同样信仰正教的拜占庭帝国击败吞并,一部分亚美尼亚贵族西迁建立卢西尼王朝。

此后,东亚美尼亚地区接连被拜占庭、塞尔柱、格鲁吉亚、蒙古帝国、伊儿汗国轮番统治,而卢西尼王朝也在1375年被阿拉伯人彻底消灭。在基督教的传说中,诺亚看到放飞的鸽子衔回象征“永恒之和平”的橄榄枝,方才将方舟靠岸。然而亚美尼亚这片土地,却并不是“和平之地”。

俄土两国的博弈之地,被来回拨弄的“棋子”

1454年,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穆德二世将帝国疆域扩张到了亚美尼亚地区。奥斯曼帝国将不肯改信的亚美尼亚人将其列为“齐米阶层”,也即通俗意义上的二等公民,并且对其进行长时间的宗教迫害。

1828年,沙俄从伊朗手中夺取了东亚美尼亚地区,奥斯曼治下的很多亚美尼亚人东迁。这些亚美尼亚人也许已经放弃了成立独立政权的可能,只是想摆脱宗教迫害,在正教同胞的保护下安宁地生活,然而悲哀的是,亚美尼亚人也许可以摆脱了宗教迫害,却依然摆脱不了战火。

图 | 1827年,沙俄军队占领亚美尼亚地区重镇埃里温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俄属于协约国阵营,而奥斯曼土耳其则是同盟国阵营,本就对立的两国,矛盾愈发尖锐。奥斯曼土耳其计划越过高加索地区,直接进军沙俄本土作战。但此时的奥斯曼土耳其根本无力对抗北方的沙俄,最终惨败而归。

为了掩饰战役失败,也为了镇压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奥斯曼军队将枪口转向了无辜的亚美尼亚人整个一战期间,有超过100万亚美尼亚人在奥斯曼帝国的种族屠杀中惨死——这一惨案留下的仇恨,至今仍在影响着亚美尼亚和土耳其的外交关系,两国至今未曾建交。

不过无论是协约国一方的沙俄,还是同盟国的一方的奥斯曼,两个脆弱的旧帝国都在一战中被彻底粉碎:革命者们推翻了腐朽的沙俄罗曼诺夫王朝,奥斯曼帝国也随着一战战败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1918年,亚美尼亚脱离沙俄独立,还通过一战和约获得了部分土地的宣称权。然而,一战对于当时的欧洲各国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列强们对于高加索地区小国的权益并无保护之意。于是,亚美尼亚的权利也就只是一纸空文。

现代土耳其国父凯末尔,为了建立一个“突厥语民族的土耳其”,对安纳托利亚等基本盘内的非突厥语民族进行了驱离和屠杀。凯末尔还与苏俄联合作战,两国合力入侵亚美尼亚。

最终亚美尼亚领土被两国瓜分:西亚美尼亚地区被土耳其吞并,东亚美尼亚地区则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并于1922年12月加入苏联。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亚美尼亚,正是由此发展而来。

图 | 巴格拉米扬元帅

亚美尼亚受到了苏共中央的全力支持:给予大量石油供应,推行农业现代化,当地人口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工业生产力,中央直接补足缺口;首都埃里温被列为“全面规划城市”,成为了南高加索地区极有特色的城市;亚美尼亚人也在苏联体制中出人头地,如曾经访问西柏坡的苏共高层米高扬,还有曾经横扫纳粹德军的巴格拉米扬元帅然而,这高光时刻终究未能持久。

小国的悲哀——任人打扮,随手舍弃

亚美尼亚在苏联时期得到了发展,但是仍然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国。这里,就要说到2020年的时候那个引发了高加索地区冲突的地方——纳卡地区

图 | 浅色部分即为纳卡地区

历史上,纳卡地区并非是亚美尼亚人的传统居住地,反而一直都是毫无争议的突厥语民族领地。但在苏联时期,苏共中央将大量的亚美尼亚人安置于此,久而久之,亚美尼亚人反倒成了当地的主要人口

苏联当年缓和与土耳其等突厥语系国家的关系,并没有将纳卡地区划给亚美尼亚,而是划给了突厥语民族为主的阿塞拜疆。这就导致这一地区的归属权成了一笔糊涂账,亚阿两国都认为这是自己的合法领土。

亚美尼亚人和突厥语民族又是不共戴天的仇敌。民族、宗教矛盾叠加起来,纳卡地区就成了“火药桶中的火药桶”。1987年,纳卡地区就有过请愿活动,要求回归亚美尼亚,但苏共中央否决了这一提议,由此引发了两国的民族冲突。

1988年,亚美尼亚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2.5万人,比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死亡人数都要高。使得苏共中央的威信大大降低,民族主义抬头,冲突不断升级。1991年12月10日,纳卡地区在苏联解体前15天宣布独立,成立阿尔察赫共和国。民族冲突迅速升级为地区战争,也即第一次纳卡战争。

图 | 毁于第一次纳卡战争的城市——阿格达姆

1994年,亚美尼亚获得第一次纳卡战争的胜利,阿塞拜疆丧失对纳卡地区的控制。然而由于“独联体不允许成员单方面修改国界”的规定,亚美尼亚无法吞并纳卡地区。纳卡地区就此成为了一个无法管辖,不被承认的地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亚美尼亚的劣势逐渐显现:没有出海口,没有能源矿产,甚至连人口都仅有330万。于是亚美尼亚只能全方位地依靠俄罗斯——在亚美尼亚有上千家俄企,直接控制了亚美尼亚的电力和能源供应;俄罗斯给予了亚美尼亚军事保护,却也牢牢控制亚美尼亚的一举一动。

然而俄罗斯虽然将亚美尼亚视作保护国,但并没有给予亚美尼亚更好的未来——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亚美尼亚经济暴跌,2009年GDP增长为-14.1%。当时的亚美尼亚总统谢尔日希望通过加入欧盟来拉动经济,却被俄罗斯一顿敲打,最终加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关税同盟。

图 | 亚美尼亚前总统,前总理谢尔日,也是亚美尼亚排名第八的寡头富豪

2014年,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这让独联体各国产生了“唇亡齿寒”的感受,反俄情绪逐渐浓厚。更重要的是,欧美对于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让与俄罗斯经济绑定的亚美尼亚受损严重。官方统计,贫困率超过1/3,30万人出国求生

2015年,一名俄军士兵杀害了亚美尼亚一家七口人,彻底引爆了亚美尼亚国内的反俄情绪,反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然而亚美尼亚终究是无法与俄罗斯解绑,现任总理帕西尼扬虽然声称要反俄,却还是老实地与俄罗斯合作。

亚美尼亚这边每况愈下,阿塞拜疆却是日渐红火。凭借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阿塞拜疆搞起了“石油外交”:通过输油管道与土耳其、欧盟、俄罗斯拉近了关系;通过开放石油开采权,与美国签订了80亿的合同;同时因为世俗化程度高,不参与宗教冲突,与以色列签订了16亿的武器合同,还拥有了无人机生产线。

虽然阿塞拜疆的民众生活水平没什么改善,但是总统阿利耶夫父子却是成为了高加索地区的“小霸王”。与土耳其的埃尔多安一唱一和,大搞所谓“泛突厥主义”运动和民粹运动。

图 | 阿塞拜疆总统 小阿利耶夫

2020年,纳卡地区战火重燃,但结果却与1994年截然相反:亚美尼亚战败,仅仅保留了1/8的纳卡地区领土;阿塞拜疆却收复大面积失地,还获得一条通往纳希切万(阿塞拜疆另一块飞地)的公路。战争原因短时间内难以查清,但结果却说明了很多。

阿塞拜疆凭借着多年长袖善舞的外交,在各方面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战斗力方面碾压亚美尼亚军,而欧美各国也对此持默许的态度;俄罗斯为了敲打亚美尼亚的反俄势力,在战争初期选择了作壁上观,直到最后关头才出手,借着阿塞拜疆的军队敲打亚美尼亚,又用最少的兵力维护了自己地区老大的尊严。

总结

所有的苦果由亚美尼亚来吞,丧权辱国的条约使得亚美尼亚国内的冲突进一步升级,民众攻占了议会大厅,痛打议长,国内政治再度迎来洗牌。其实亚美尼亚的悲剧原因很简单——高加索地区也许可以孕育文明,但却难以让文明平稳发展,最终只能成为大国角力的战场。而战场之中的小国,也只能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