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桂城街道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健全由街道书记任组长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以居民小区为单位,以“楼长制”为基础,党支部为核心,居民代表、志愿服务者、楼长等为骨干,把党组织延伸到邻里间、队伍聚集到邻里间、资源下沉到邻里间、矛盾化解在邻里间,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目前,桂城街道已在149个生活小区推行“楼长制”,培育了一支共有2687名的楼长服务队伍,建立超1400个楼道微信群,涌现出桂雅社区、尖东社区、桂一社区等的“善治理”典型。

尖东社区:“楼长会议”实现全方位管理到位

“我们这个社区常住人口超两万人,共计9599户,社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新市民占比超七成。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远亲不如近邻’的观念早已被隔阂在一排排钢筋水泥墙间。”尖东社区党总支书记吴镇华说道。

如何让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在润物无声中真真切切地增长?2013年,尖东社区金域蓝湾被选作试点新型小区发展“楼长”项目。在社区党总支领导下,以楼宇为单位、以发展楼栋关爱文化为切入点,以自荐和他荐的方式鼓励常住居民加入楼长队伍,形成恒常服务机制,全方面、多维度、深层次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只要是在楼内发生的大事、小事、烦心事,都可以找楼长解决。由此,经常性的楼长会议也被称为垂直社区里的“居委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尖东社区的党员许北娣是第一批楼长。她认为作为楼长不仅要管理好楼道的卫生、设施,更要维护邻里和睦。许北娣以身作则,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剪志愿服务,定期上门为社区有需要的长者剪头发,为长者送去关爱和陪伴。“现在大家的关系都很好,谁家的孩子需要照看一下,邻里都会主动帮忙。”尖东社区团支部的兼职副书记邓荣忠从小就参与到社区举办的寒暑假义教班。大学期间,他当选尖东社区团支部公选副书记,又成为楼长助理为小区出谋划策,研究生毕业后考入禅城石湾镇公共服务中心,他提交了楼长申请表,以党员的担当回归小区重新挑起楼长的担子为小区治理出力。“我亲历了小区的变化,看到了身边的党员是怎么为小区的发展努力的,我希望加入他们的行列。” 邓荣忠说到。

桂一社区:自治小组打造和谐小区

“利用去年物业停车费结余的10万多元,我们干成了几件事,小区门岗招聘,小区路灯的更换、每年两个节日的全体业主油米派发……”桂一社区桂南小区自治小区成员刘淑英在小区例会当面算起了小区的物业账。

此前,由于长期没有物业公司和业委会,这个12栋楼、200多户的小区,管理处于“真空”状态近十年。杂草丛生、垃圾乱丢、污水横流,脏乱差成了小区常态。

2015年底,桂南小区通过选举18名楼长,后由楼长中推选成立9人自治小组。

“小区治理,有了党员参与大不一样。物业不愿来,自治小组就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自己来;居民不愿干,党员就一锹锹树叶、一车车垃圾先干起来。” 桂一社区创熟专干说。

“公共区域没安装电灯,一到晚上就得摸黑。晚上回家,还得打着手电筒。”回忆起桂南小区从乱到治的过程,桂南小区支部党员邓水记最深刻的感受是,“小区治理,做和不做,是两个样;有没有党组织,更是两个样。

眼看着小区管理混乱,在桂城街道居民自主“创熟”基金申请1万多元的“创熟”经费,作为“亮灯工程”资金,小区居民组织起来,具体操作则全部由楼长负责,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小区,楼长和自治小组成员的行动,可以说居民“看在眼里”,用心服务社区的自治小组成员,居民也用实际行动投票选择他们。“其实,桂城创熟重在从小切口广泛发动群众解决民生实事,让楼长、自治小组在跟着我们创熟的过程中,切实体验到看得见的改变、摸得着的幸福,每次跟着居民一起将‘不可能’的任务转变成温情有序的现实,也是我们坚持创熟的底气”。桂城党群服务中心王小姬颇有感触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桂一社区类似桂南小区以自治小组形式推动家园华丽蜕变的经验得到推广复制,桂一社区富华街小区、海三小区、体委宿舍、景木新苑等5个小区。桂城在58个小区组建自治小组解决了无物业小区治理带来的“真空”管理难题。

桂雅社区:“居民议事会”加装电梯显身手

晚餐过后,天气凉爽,家住七楼的冯灶容奶奶下楼遛弯。关上家门,往下步行半层楼梯,再穿过一道廊桥,在电梯井前按下乘梯按钮,停靠在一楼的电梯轿厢立马升至六楼。走进轿厢,刷卡按键,很快便到了六楼。

“出门有电梯坐,上下楼不再难,真方便!”年逾70岁的冯奶奶高兴地说道。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这一民生实事,让她的晚年生活舒心多了。

冯灶容的家位于桂城街道桂城桂雅社区翠云苑。这里最早是南海糖厂的家属楼。冯奶奶居住的二号楼建于1997年,共10座,皆为8层步梯楼。集中居住了168户南海糖厂的退休职工,如今大都已过花甲之年,没有电梯,成为困扰老年住户出行的一大难题。

居民对加装电梯的呼声日益高涨,但之前开发企业已改制行不通、政府大包大揽也不现实。在党建引领城市小区治理的思路下,翠云苑小区引导下辖的糖厂退休职工成立南海糖厂党支部,组织业主群众开展居民议事会。经过沟通协商,业主们就加装电梯达成一致。

2015年起,在“创熟”团队的指导下,翠云苑小区成立了电梯自治小组,骨干成员的霞姑不顾80岁高龄,跟组员登门入户做好电梯筹建工作。小组成员分头考察了多种电梯加装方法,最终选择了错层修建连廊、安装玻璃电梯井这一经济又实惠的方式。这一方法也获得了多数居民的认可。

如何公平分摊加装费用?小组集思广益,以加权平均法,按照层高测算公允费用,为了将这一方法说清楚、道明白,该党支部又组织召开了一次居民议事会,最终达成一致。

经过细致筹备,2015年,电梯加装施工正式开始。该党支部成员、管理组成员和居民代表们又化身民间“监理”,共同关注施工质量和进度。居民群众从“看热闹”变成“参与干”,2017年,10座12台梯通过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验收,正式“载客”运行。

紧接着,该党支部又和物业公司共同引导成立了小区电梯运行管理小组,负责电梯日常维护以及电费收取。“加装电梯后,随时都可以出门,心情也更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民圆梦“幸福梯”。近年来,桂城街道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诉求,把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大力探索创新,全力攻坚克难。截至目前,至今由“创熟”团队发动街坊志愿互助会、居民自治小组、楼长等治理和调解团队,累计协调旧楼加装电梯168台。居民告别“爬楼生活”,幸福“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