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挺有意思,叫:同门有家人托举,我该如何破心态局。

简单说就是题主作为医学学硕,发现同门里有人已经在家里人的帮助下,确定了课题,实验做得飞起,经常和老板讨论,获得老板的赏识。

题主自己呢,小镇做题家出身,家里没有办法提供帮助。自己好不容易摸索出来的课题,总是被咔嚓了。自己感兴趣的呢,老板不做这个方向,就没法指导,论文写得一团乱。慢慢,题主就不想努力。

因为同门有家人帮忙,题主把同门称作学阀。这就挺意味深长的……题主这心态已经崩得不行了。

话说回来,同门家里人能帮忙,这本身不是同门的错,也不是同门的问题。套用社会学的视角,这是家庭带来的优势,叫文化资本。

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家庭的鼓励和压力都能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表现,文化经验可以转化成更好的成绩,让孩子的人生之路更顺畅。

社会学其实是一个专门研究社会的学科,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都能划进这个学科去考察。

《走进社会学(11版):社会学与现代生活》算是一本很完整的社会学入门书籍,从社会学研究视角开始介绍,涉及文化、社会结构、社会群体、行为、性别、种族、年龄、政治、经济。

社会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比如和社会心理学交叉,又比如会和经济学政治学有所交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学基础内容

社会学基础内容

社会学有三个类型。一个是基础社会学,它是分析社会某些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应用社会学,就是用社会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处于两者之间的是公共社会学,基于研究和改革之间。

社会学又有三个理论,这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整本书的讨论就是围绕这三种理论。比如对社区教育,三个理论会有怎样的看法。

第一个理论是符号互动论,它从微观层面去解释各项符号要素,比如兄弟意味着什么,爱情的意义是什么。

后两个理论都是从宏观层面去思考。

功能分析理论是将社会看作一个整体和各个部分相互发挥作用的过程。比如过去家庭是相互依赖生存的单元,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了,家庭功能逐渐就弱化了。功能分析理论会去分析功能和反应两方面入手,去分析一个现象带来的作用和反作用。

冲突论则认为基于社会和不同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会为自然资源产生争夺冲突。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大家都会熟悉是马克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族的概念是构建的

民族的概念是构建的

全书中一个很大的论点是人,无论白人、黑人、黄种人,其实基因差别并不大。

但在没有科学基因检测前,人都是通过肤色外貌进行区分的,于是有了族群概念。族群是因为共同祖先和文化遗产产生的相互认同,所以犹太人应该是属于一个族群。

关键肤色外貌不过是基因的显性特征,实际用这个区分没有意义。可想而知,种族优劣是人类自己造就的故事,故事的意义是为了促成相互团结。

可见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文化又是经过长时间传承的。一种文化代表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通过语言传递,语言又代表了族群的认知方式。

怎么看待社会学

怎么看待社会学

如果用一篇文章梳理完整本书的内容,其实不太现实。不过可以试着用一段文字做个总结。

人是会受到环境影响的,社会学考察的其实就是一个大环境下,人会有什么行为。那么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因素,可以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做区分。

宏观层面包括:社会文化(语言习俗)、社会结构(结构与分层)、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城市化进程、教育和宗教。

微观层面就聚焦在家庭和社区:家庭、性别、年龄、父母阶层。

当然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也会交叉,不能认为它们之间没有影响,相反它们是有延续性的。

个体最初受到的影响来自父母,父母的教育水平、经济水平,所在的社会阶层都会影响对个体教育的偏好与选择,甚至影响孩子未来道路的选择。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则没有那么直接,会通过群体、媒介来施加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结语

社会学是个复杂的学科,就像世界很复杂,千丝万缕间都相互影响,总有理不清的烦恼。

不过了解下社会学,能换个角度去看到许多日常事物,也不失为收获。

【文/云玖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声明:玖弋阁 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

玖弋阁,一周一书评,更多新书更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