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Severn

编辑|S

10月7日,随着新一轮巴以战火的重新燃起,美国不得不将注意力从俄乌战场转移至中东地带。

而这一突发事件的到来,也彻底打乱了美国“先俄后中”、逐个击破的战略规划。

当然,没能预料到中东局势的突变,仅仅是其计划失败的意外因素。

在这场与中俄两国的大博弈中,美国既低估了俄罗斯,也高看了欧洲,这或许才是俄乌局势僵持至今的主要原因。

“先俄后中”计划

2016年11月9日,共和党领导人特朗普当选总统之位。

代表美国产业资本利益的特朗普,上台之初便推出了“联俄抗中”战略。

针对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头两号敌人,特朗普计划实施逐个击破战略——先稳住俄罗斯,集中力量对付中国。

一旦白宫通过特朗普对华战略,“中美决战”将会被大大提前。

这对于正处在快速发展中的中国而言,自然不是一个好消息,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沉淀、提升、壮大自己。

幸运的是,特朗普的计划因“通俄门”事件被扼杀在摇篮里。

到了拜登政府时期,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拜登意识到美国国力的衰减,他不主张战略收缩,反而试图联合西方盟友,建立对中俄的包围圈。

同时,为了避免美国对中俄两国两线作战的情况,白宫政府提出了与特朗普截然相反的战略布局:先俄后中。

美国的这一战略成败,主要取决于两大条件的实现与否。

一是阻止中俄两国走向联合,二是短时间内迅速拿下俄罗斯。

第一个条件不难理解,中俄两国在军事、经济上具备极强互补性,中国的工业能力、俄罗斯的能源市场,简直是“天作之合”。

第二个条件也很必要,短时间内一旦没能彻底打垮俄罗斯,中俄就会反应过来,并迅速走向联合防御。

然而可惜的是,这两大先决条件,美国似乎一条也未能满足。

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一方面号召西方世界联手“围剿”俄罗斯,另一方面也不想放弃对中国的打压。

于是便出现了极为滑稽的一幕。

美国一边在国际社会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不许向俄提供援助。

可另一边,美国对台湾的军售却片刻不停,甚至将对台湾的军事援助写入财政法案。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被加入美国的制裁名单,双方经贸脱钩加速,中美经贸关系陷入长时间的寒冬。

美国不讲原则、屡屡逾越中国底线的举动,俨然是在置两国友好于不顾,这自然引发中国的严重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也不会听之任之制裁俄罗斯,中俄两国虽然并未达成联盟,但美国想要绕开中国打压俄罗斯,已然不可能。

美国“先俄后中”战略,第一步便栽了一个大跟头。

至于联合西方打压俄罗斯,短时间内彻底将其摧毁,美国人同样没有做到。

因为美国大大低估了俄罗斯的韧性,更高估了自身对欧洲阵营的领导力。

低估俄罗斯、高估欧洲

俄乌战争打响后,来自西方世界的先进军事装备,被源源不断输送至前线战场。

在欧美各国的全力支援下,乌克兰的确稳住了局势,与俄罗斯打的有来有回,一度让外界质疑起俄“全球第二军事强国”的真实性。

但乌克兰和西方世界能做到的,也仅限于此,俄罗斯表现出的战争应对能力,超出了美国的预估。

正如美国国防部情报局所言:“美国没能充分认识到俄方的防御。”

目前,俄罗斯前线三道防线所有防御工事中,绝大部分仍处于完好无损状态,而乌克兰已经动用了大半国防力量。

付出极大代价才堪堪打到俄罗斯第一道防线,这意味着美国从一开始就远远小瞧了俄罗斯。

实际上,美国早在挑起俄乌冲突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对俄罗斯实力估计不足的战略失误。

白宫方面认为,有了欧美各国的军事援助,乌克兰完全可以在正面交锋中牵制住俄军,而欧美各国借机发动经济战、金融战,可以一举从多个纬度彻底击垮俄罗斯。

可现实却是,这两种情况都没能出现。

俄乌前线长时间陷入僵局,这还是在欧美援助不断的情况下。

一旦西方世界稍稍泄力,俄乌局势或将被瞬间扭转,届时俄乌战争也会彻底落下帷幕。

美国期待中的俄罗斯经济崩溃,也没能成为现实。

数据显示,2022年俄罗斯经济总量不进反退,总排名连升三位,成为全球第八大经济体。

这一切迹象无不显示着,美国短时间内覆灭俄罗斯的计划,已经宣告破产。

更令美国人感到意外的是,他们不仅大大低估了俄罗斯,更高估了自身对欧洲的领导。

近年来,欧洲各国为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纷纷加紧对远东、南亚的力量投射。

但在欧洲的角色定位上,美国与欧洲各国的意见并不统一。

美国对欧洲的定位为,对抗俄罗斯、实施对华遏制战略的霸权工具。

而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认为,不管是北约还是欧盟,都没有进行跨区域扩张的必要,更无需成为美国参与大国竞争的工具。

即便在北约内部,各成员国的声音也始终没有达到统一。

许多欧洲国家宣称:“北约不归属美国所有,而是整个北大西洋的北约。”

究竟是美国的北约,还是欧洲的北约,这道难题已成为横亘在美国与欧洲之间的一根刺。

这充分说明,美国所构建的西方世界同盟,内部已经出现大问题,美国人远远高估了自身对欧洲的制约和影响。

在自身阵营尚且无法做到统一团结的背景下,美国又谈何“先俄后中”战略?

错估中东局势

如果说美国对俄罗斯是低估,对欧洲是高估,那么对中东局势的突变便是错估。

今年10月,当华盛顿方面还在为僵持不下的俄乌局势发愁时,突如其来的巴以冲突,彻底搅乱了美国“先俄后中”的计划。

美国人错误的认为,促使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和解,将会一劳永逸的解决中东后顾之忧,从此高枕无忧利用以色列攫取中东石油利益。

可拜登政府没能意识到,阿拉伯人与以色列的和解,强烈刺激了这些年饱受欺凌、痛失国土和家园的巴勒斯坦人。

不甘心在沉默中被吞并的巴勒斯坦,发动了对以色列悍不畏死的袭击,新一轮巴以战火再度燃起。

以色列陷入战争,意味着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受到威胁,美国人不可能坐视不理。

眼下的俄乌局势,也要为中东问题让路,巴以冲突,不可避免抢走了世人对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注。

这对俄罗斯来说自然极为有利,失去欧美援助的乌克兰,将彻底走向溃败。

乌克兰对此也有着清晰的认知,于是在今年11月中旬,泽连斯基亲自造访北约总部,呼吁盟友对乌军援。

泽连斯基担忧的表示:“冬天马上就要到来,我认为盟友们绝对有必要继续帮助乌克兰,因为时间不会站在我们这一边。”

北约各国元首纷纷安抚泽连斯基,承诺不会中断对乌援助。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最新一批美国对乌军援仅有2亿美元,这与此前美国动辄几十亿的慷慨解囊相比,无疑天差地别。

欧美对乌克兰的军援变化已经表明,僵持一年多的俄乌局势,似乎即将迎来落幕。

而俄罗斯的胜利,也将彻底埋葬美国的“先俄后中”战略。

与此同时,针对巴以冲突问题,欧美阵营也再一次出现分歧。

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之初,欧洲各国纷纷以最快速度表达对以色列的支持。

但当欧盟委员会提出暂停对巴勒斯坦平民的援助时,立刻招致许多成员的反对。

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以色列的访问,也激起了欧盟高层的不满。

10月17日,欧盟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强调以色列必须遵守国际法,并通过了一项呼吁巴以实现“人道主义停战”的决议。

另外,842名欧盟工作人员和外交官联名向冯德莱恩致信,谴责她在访问以色列期间,对欧盟立场的歪曲。

在这封长达3页的信中,欧盟成员们表达了对战争进一步扩大的担忧,并呼吁理事会为实现停火、保护平民生命而努力。

在10月26日的欧盟峰会上,各国外交官围绕“加沙停火”展开激烈交锋。

西班牙、爱尔兰、卢森堡等国,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敦促双方结束冲突。

德国、奥地利等国认为,停止交火会削弱以色列自卫能力,主张采取“人道主义暂停交火”。

关于诸如此类的讨论,自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内部从未停止。

在美国政府内部,分裂情况也显而易见。

据美国媒体报导,有匿名官员透露,国务院内部正因政府在巴以冲突上的态度而感到沮丧,工作人员和外交官们准备起草反对电报,通过内部渠道向高层抗议美国对战争的支持。

10月18日,美国国务院军事事务局乔希·保罗,在其个人社交平台发布辞职信,表示自己无法承受因军援以色列而产生的道德内疚,并严厉批评了美国政府向以提供致命武器的行为。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保罗的离职,意味着拜登政府内部在巴以冲突问题上,已然出现罕见的不安。

更严重的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各个国家,纷纷涌现出大规模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

大批群众聚集白宫、伦敦特拉法广场举行抗议活动,好呼停战口号。

美国对以色列的军援之举,已引起全世界人民的不满。

现如今的美国,在巴以问题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根本无暇分心去管俄乌局势。

而这恰恰是俄罗斯想看到的,或许巴以战火燃起的那一刻起,俄乌战争的结局就已经注定,美国“先俄后中”计划也早已告破。

结语

拜登政府的“先俄后中”图谋,建立在中俄不会联手、俄罗斯短时间内被打垮的前提下。

可美国人低估了俄罗斯的韧性,高估了自身对欧洲的掌控,更没有预料突如其来的巴以冲突。

这些因素的出现,终究是一点一点击碎了美国“先俄后中”的美梦。

参考资料

  1. 石齐平,王涛.石齐平 中美一山不容二虎?中国为何会胜出?[J].中外管理,2018(12):47-49.

  2. 裴思童,蒋天. 巴以冲突在欧美社会划出一道巨大裂痕[N]. 中国青年报,2023-11-09(009).

  3. 李嘉宝. 北约峰会难掩欧洲矛盾心态[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7-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