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当今世界最富有的国家,波斯湾的那群阿拉伯国家一定是榜上有名。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一个个的全是顶级土豪,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

作为土豪的代名词他们或许不是钱包最鼓的,但一定是最舍得花钱的,堪称是消费主义的天花板。小到私人飞机豪华游艇,大到球队公司酒店庄园,他们说买就买,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像之前的卡塔尔世界杯,平“亿”近人的卡塔尔土豪们为了办好这次盛会,直接豪掷2200亿美元,投资花费约为上届俄罗斯世界杯成本的19倍。

家中有油,吃穿不愁,海湾国家们之所以能如此的奢侈,主要是源于他们那过人的资源禀赋。盛产石油波斯湾是老天爷赏下的财富,让周边国家个个富得流油。在这个石油堪比黄金的时代,他们只需要把埋在地下的石油挖出来然后出口,就可以将全世界的钞票收入囊中,轻松实现财富自由。

当然土豪也会有烦恼,毕竟石油这东西是长在地里的,带不走嚼不烂,谁只要占到就是谁的。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海湾国家们的财富就摆在那里,难免会招人觊觎,而偏偏他们又没有守住这份家业的实力。

尽管阿拉伯人在历史上很强大,当年的阿拉伯帝国纵横亚欧非三大洲,将地中海变成了自家内湖,堪称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帝国之一。但是辉煌时刻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再强大的帝国也抵不住岁月的侵袭。

自从千年前阿拉伯帝国破碎之后,阿拉伯人便从巅峰跌落,被人各种的欺负,每天不是在挨打就是在去挨打的路上。而阿拉伯世界更是成为了强权们的打卡地,蒙古人,奥斯曼人,英国人,你方唱罢我登场,把阿拉伯人给彻底踩在脚下。

如今的阿拉伯人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尤其是在打架这方面,一个个全是战五渣。尤其是号称阿拉伯世界老大哥的沙特,每年豪掷数百亿美元的军费,用的是最贵最好的武器装备,结果却惨遭隔壁的游击队给吊打。

弱肉强食从来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不要奢望大家都会讲文明守规矩。你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那就只有等着被人给吃干抹净。那么手无缚鸡之力的海湾国家们,又是如何逃过一劫的呢?

1908年,英国人在中东打出了第一口油井,由此打开了中东这个石油大宝库。其中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的波斯湾地区,蕴藏着占世界石油总储量一半以上的石油,妥妥的富得流油。

不过这滔天的富贵并没能落在阿拉伯人头上,而是被英美等一众西方国家所窃取。当时以“七姐妹”为代表的外国石油公司,几乎垄断了波斯湾所有的石油产业。从勘探开采,到出口售卖,都是他们说了算。而石油产业所带来的大把钞票,也都进到了他们的腰包里。至于当地的阿拉伯人,只能是靠着卖地收税赚一点毛毛雨。

以前当殖民地的时候他们这么玩儿也就罢了,毕竟阿拉伯人连自己都是别人家的财产,哪里还能去和主子争夺利益?但是后面海湾国家们陆续都独立了,英美再这样玩儿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毕竟地是我家的,油也是我家的,但钱全给外国人赚走了,这任谁都没法接受。

于是在1960年,沙特拉上一堆产油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欧佩克。那些年欧佩克的成员国们紧密地团结起来,借助当时两极对立的全球局势,坚持同“七姐妹”为首的外国石油公司作斗争,开始逐步将自家石油产业的利润和控制权夺回,海湾国家们也由此真正开启了自己的土豪之路。

当然海湾国家们和西方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也很清楚,自己和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从他们手里夺回石油的难度不亚于虎口夺食。即便是当时能拿回来,后面也很难守得住。毕竟西方从来都不是吃亏的主,如果自己得不到那就一定要毁掉。看看当年的伊朗和现在的委内瑞拉,那都是前车之鉴。所以海湾国家们并没有选择和西方硬刚,而是选择了换一种方式合作。

上世纪70年代,欧佩克和美国达成了协议,确定把美元作为石油计价货币。具体就是用美元来充当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交易货币,我们找海湾国家买石油得用美元来付账才行。在石油支撑的工业时代,这种美元与石油的紧密挂钩,让美元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外汇储备货币,从而确立了美元在全球的霸权体系。

有了这么一层关系,海湾国家自然和西方尤其是美国便不再对立,而是一起赚钱的利益共同体。不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会去打海湾国家的主意,全世界都没有多少人敢对波斯湾的石油有所觊觎。毕竟谁要是想动波斯湾的石油,那就是和美国过不去,那最后估计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对于这一点,伊拉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上世纪80年代,伊拉克为了能当上中东的扛把子,找到了隔壁的伊朗来当垫脚石。那时候伊朗刚和美国闹掰,正是不稳定的时候,伊拉克便以为能够趁虚而入,乱拳打死老师傅。结果没想到伊朗老当益壮,硬是和伊拉克硬刚了8年之久。

都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向来都是一个烧钱的游戏。伊拉克尽管也是一个石油遍地的土豪,但面对持续8年的战争消耗,多少还是有些吃不消。靠着卖石油多年积攒下来家底被掏空不说,还欠下了700多亿美元的外债。

原本伊拉克还指望着后面多卖点儿石油来缓解压力,可是国际油价的突然暴跌,让伊拉克的收入锐减,赚的钱估计都不够还贷款利息。入不敷出的糟糕经济让伊拉克有些走投无路,于是便打起了隔壁科威特的主意。

科威特也是海湾国家的一员,有着十分出众的资源禀赋。有数据显示,科威特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140亿吨,是全球排名前十的石油大国。另外科威特当年还是伊拉克的债主,手里有着140多亿美元的欠条。

试想一下伊拉克如果把科威特搞定了,不仅能拿到科威特的石油大捞一笔,还能把之前的欠账给一笔勾销,简直就是一举两得的好生意。

于是在1990年的8月2日,伊拉克的军队对科威特发起了入侵。科威特只是波斯湾沿岸的一个蕞尔小国,国土面积仅有1.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则是不足500万,和伊拉克这样的庞然大物完全没法比。所以尽管科威特富得流油,但却无法抵挡伊拉克的入侵。

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伊拉克军队只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便占领了科威特全境,将其变成了伊拉克的第19个省。然而这场战争并没有因为科威特的沦陷而结束,而是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就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当天,联合国便通过了678号决议,要求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之前撤出科威特,否则联合国将会对伊拉克采取武力。对于联合国的警告,伊拉克并没有放在眼里,毕竟自己凭本事抢的钱,哪有吐出去的道理?

或许他们也是觉得联合国有名无实,从来都只是打打嘴炮而已,哪还能真的找人来锤自己?但事实上这一次联合国并没有开玩笑,因为678号决议的背后有着美国在全力推动,一旦伊拉克不听话,那么美军便会出手。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科威特作为欧佩克组织的核心成员,是“石油美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背后乃是有着美国做靠山。伊拉克对科威特出手,往轻了说是在挑衅美国的权威,往重了说是在挖美国的祖坟,不好好教训一下怎么能行?

于是在1991年的1月17日,当伊拉克军队过了撤离期限仍旧赖在科威特不走时,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便对伊拉克发动了进攻,海湾战争由此而爆发。

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面对多国部队更加先进的战术打法和武器装备,号称世界第三的伊拉克军队毫无还手之力。他们那所谓的钢铁洪流在多国部队的飞机导弹面前,那就只能是移动的铁棺材。

最终海湾战争以多国部队完胜而结束,失败的伊拉克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狼狈的撤离了科威特,军队也是损失殆尽,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由此雪上加霜。

另外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的遭遇,也给全世界都提了一个醒。海湾国家动不得,除非你不怕美国。

客观来讲,尽管我们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但是抱大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像海湾国家这些没多少自保能力的战五渣,那一定是要有人罩着才行。而美国作为当今地球的扛把子,大腿又粗又壮,自然是他们的不二选择。

如此看来,沙特每年花掉数百亿的军费,找美国各种的采购武器装备,表面上看是在发展军事强大自己,实际却是在给美国交保护费。自己强不强不重要,只要美国能给自己撑腰,那他们就会一直是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