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提示:本文旨在探讨如果阅读传统中医经典,不是主讲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文中偶尔出现医疗处方,请勿轻易使用,若要使用医疗处方请依法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

青龙汤——东方木,对应肝脏,重点逆治肺经

白虎汤——西方金,对应肺脏,重点逆治心经

朱鸟汤——南方火,对应心脏,重点逆治肾经

玄武汤——北方水,对应肾脏,重点逆治脾经

阳旦汤——中央土,对应脾脏,重点逆治肝经

阴旦汤——中央土与命门相火,对应脾脏与心包,重点逆治肝经、心包经(这个比较特殊)

特别讲解:

阳旦汤与阴旦汤,都是甘味为主,都以治中土脾胃为主!

中土又分阴阳、上下,这样就能与四方构成“六合”。

因此,才有阴旦与阳旦之分。

《辅行诀》中,讲到脾的补泻汤时,有这样一段话:“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一直以来,很多学者都认为肾为阴阳之根。其实,根据《辅行诀》,脾才是阴阳之根!

因此说:阴旦汤、阳旦汤,都是主治脾脏与脾经之经方。

从逻辑上看,脾居中中土,正是阴、阳不分之地,也是阴、阳始生之地。其它四方、四脏,或偏阴,或偏阳,偏性明显。

炎黄国医学者吴越

2023年12月4日

一篇短文,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

文中所述,如有不当,欢迎指正。对于文中所提示的方法,请深思、慎用。如遇疾病,建议寻找专业医师帮助。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的一点见解而已。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请关注笔者的其他作品。

总之,学中医经方,从伊尹经方开始着手,容易得多,而且,是真正正确的开启方式!

有兴趣者,可参阅笔者的著作、文章或课程(包括由浅入深的《经方直用》与《经方深用》等不同阶梯的课程)。

1: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A、普及系列:自助中医普及课程(非执业中医师的业余中医课程)

B、经方课程:《零基础·从经方开始·系统学中医》(业余人士与专业人士均适合)

C特别系列:中医经方核心课程-中医经方的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D、经典系列:伤寒金匮解读-以经方逻辑贯通理解全书

E、深造系列:中医博通升华创新-深研生命科学、人体科学,博通医理,从容应用

F、医道系列:解读黄帝内经-通过解读黄帝内经传承医道

2: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