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度爷/文 在武汉市的北面,长江北岸,倒水河与举水河之间,有一片冲积平原。那里有一座小镇,现在叫街道——双柳。此地原名“双流”,因长江此处有一山峡名曰“双流峡”。后来,传为“双柳”。另一传说是,在双柳镇的古龙乡,以前有两颗历史悠久的柳树,所以名“双柳”。

度爷相信,这两颗柳树,几乎没有多少双柳人亲眼见过。但绝大部分双柳人都知晓一个当地著名的村庄——刘镇村,双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武汉市新洲区,双柳的地缘优势可谓仅次于阳逻。靠长江、离武汉近,特别是早已通车的阳逻长江大桥,和正在修建的双柳长江大桥,将双柳跟南岸的武汉城区,便捷的联通一体。

基于此,双柳的招商引资也是成绩斐然。武船重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纷纷落户于此,当年那条早应退出历史舞台的阳大路,也由此改名星谷大道。

不止于此,当前新洲硬件设施最为现代化的三甲医院——同济航天城医院也在双柳开门问诊。

一切的一切,都让双柳在新洲区看上去,是一个仅次于阳逻的“重镇”。

但现实却又呈现了另外诡异的一面。

每当夜幕降临,原本想象中,应该热闹、喧哗、灯红酒绿的重镇,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某个周六的夜晚,原本应是一个歌舞升平的时间段,度爷开车途径刘镇街。路上少有行人、商户大门紧闭、道路乌漆嘛黑。除了路口有一家烧烤店,偶见几个宵夜的食客。整个夜晚的刘镇街,几乎见不到任何的娱乐商业场所。

双柳的年轻人如何熬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

有说,双柳距离阳逻太近,当地人的娱乐消费都跑到阳逻去了;

有说,双柳是蔬菜基地,因为第二天要起大早贩菜,因此晚上早早就入睡了;

有说,武船虽然落户双柳,但很多职工还是坐班车往返武汉城区,并不在双柳当地娱乐消费;

有说,双柳的年轻人很多都在武汉务工生活,最不济,也在阳逻混。留在双柳湾里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年轻人本就很少了。

双柳冷清的夜晚,因此呈现了这个新洲“重镇”另外真实而残酷的一面——这是一个不同于电视、报纸上,招商引资热火朝天景象的另一个“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