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我们有着非常优秀和灿烂的文化,但是当下对我们影响最大,包括我们说到的很多古代制度文化等,更多的时候是在说明清。

明朝作为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其特点非常鲜明,就是因为事情多,史料多,因此引发的争议也是最多的,甚至网上还能分为明粉和明黑两大类,双方互骂互喷,谁也不服谁。

简单的道德判断和结论,本质上并不利于我们理解明朝和古代政治历史,关于古代的制度,明朝是一个典型的集大成者,有争议的地方,不过就是占的角度不同。

就好比这皇位之争,失败者和胜利者,肯定是相互看不上,一直在对骂,因为立场不一样呀,而作为旁观者,那肯定又是另外一个立场。

我们喜爱历史,就是喜欢他的波谲云诡,喜欢抽丝剥茧分析里面的故事,喜欢却一个个研究里面人物的个性等等,看别人的人生,丰富自己的感悟和经历。

而要说到,明朝经历最为特殊,最跌宕起伏的皇帝,朱祁镇敢说第一敢说第二,这位老兄的命运和个人经历,现在的爽文剧都不敢这么拍。

明英宗朱祁镇,典型的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爹是明朝风评很好的皇帝朱瞻基,打小也没受过什么苦难,顺顺利利的接班当了皇帝,而且继位的时候,三杨内阁也号称是梦幻内阁,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但人都有这个毛病,一旦顺风顺水,就想证明一下自己,都说朱祁镇是被大宦官王振给蛊惑了,但更多的隐私,本质上是王振猜透了皇帝的心思,想要通过御驾亲征来证明自己。

因为在他之前的明朝皇帝,都一直在打仗,朱元璋不必说,孙子继位朱允炆不怎么行,让朱棣给撸了,朱棣的戎马一生,到头了大胖接了班,不到一年人就没了,大胖一直在后方为他爹筹措军粮。

朱祁镇他爹前半辈子也是在打仗,而且非常勇猛,到了朱祁镇这里,那可就基本上是无所事事,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没什么建树,越是这样的人,越是想要证明自己。

于是著名的土木堡之战来了,明英宗朱祁镇率领大明精锐全部死在了土木堡,皇帝本人也做了俘虏,这在古代可是奇耻大辱,甚至是亡国之兆。

幸好大明有了于谦,北京保卫战击退了瓦剌人,明朝一个踉跄差点跪了,朱祁镇也是运气爆棚,再加上他本人特殊的人格魅力,最终居然还能活着回到北京,这让所有人都没想到。

只可惜,当年俘虏的时候是皇帝,放回来的时候,就已经不是皇帝了,因为大明朝已经有了一个皇帝,他的亲弟弟,朱祁钰。

就这样,刚出虎穴又入狼窝,跟做瓦剌人的俘虏一样,朱祁镇又被囚禁了起来,只不过这一次形势更加凶险,甚至比在敌人的军营里更加危险。

朱祁钰做了八年的皇帝,这八年里,他无时无刻都希望朱祁镇死掉,只不过朱祁镇的人格魅力,让他又一次躲过了各种危险。

直到8年后的一天,朱祁镇突然抢险上朝,宣布复辟,自己从阶下囚又变回了皇帝,很快还杀了于谦,至于那个生病的朱祁钰,已经没人再关心了。

是不是感觉很奇怪,朱棣夺位,血流成河,怎么朱祁镇夺位,只需要抢先上个朝,就草草完事了,看的人目瞪口呆。

这个结局,其实在土木堡之变的时候,原因就已经表明了,在那场事件中,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件事,皇帝很重要,至高无上,但至于说谁当皇帝根本不重要。

只要是你老朱家,你叫朱五四还是叫朱成功,根本无所谓,大臣们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嘴里说的誓死效忠,但他们效忠的对象只是皇帝,而不是具体的个人。

所以当朱祁钰没有儿子的时候,所有人心里都在怀疑,这朱祁钰病重,到底谁来做这个新的皇帝,朱祁镇在野心家的帮助下,成功在一个早晨,就完成了大明皇帝的更换工作。

很显然,群臣早就无所谓了,因为朝中没有太子党,没有人对未来利益有期待,那就谁当皇帝根本无所谓,于是乎朱祁钰还是朱祁镇,反正都是要磕头挨板子,都是一样一样的,无所谓了。

可惜了我们的于谦大人呀,北京保卫战的功臣大明的挽救者,因为这次复辟成功,被错杀冤杀,这笔账记在几个奸臣头上没错,但朱祁镇绝对逃不掉,就跟他土木堡之变的责任一样,休想全部推到王振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