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是2009年上市的,截至2020年,一共盈利1700多亿。

但2021年净亏损6862.2亿元,是历年利润总额的4倍多;2022年继续亏损1258.1亿,2023上半年再亏392.5亿元。

虽然有行业不景气的因素,但一下子亏这么多,还是让人惊掉了下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2021年出现断崖式亏损?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更改了确认卖楼收入的标准!

之前是在“客户接受物业、或根据销售合同被视为物业已经获得客户接受时”确认收入,两个标准满足其一即可。

客户接受物业,只能说明房子在物理上已经建好,但并不代表就能办下房产证。

如果房屋质量太差,甚至烂尾,客户不愿意接受,怎么办?

那就“视为接受”,相关条件都写在厚厚的合同里,恒大据此在会计上确认收入。

收入已经确认,但该支出的成本却没有发生,于是虚增了利润。

恒大再根据这些虚增利润发放现金红利,持股约70%的许家印家族自然是最大的赢家,一共分走了500多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12月3日,恒大正式爆雷,原本应该在2022年3月底之前发布的年报一直拖到了2023年7月,同时补发的还有2022年的中报与年报!

在这些补发的财报中,恒大修改了确认收入的标准,增加了“获得专案竣工备案证或交付业主使用”。

这两个条件说明,房屋至少在物理上不是烂尾楼,否则拿不到竣工证书,业主也不会收楼。

但修改收入确认标准,是要追溯至以往各期财报的,而恒大以大量员工离职为由,只是从2021年开始调整。

历年的亏损都集中在2021年释放,许老板的分红也不会受到影响,有财务大洗澡的嫌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1日,香港的一家沽空机构GMT Research发布了一份报告,称恒大或许“从未盈利”。

虽然中国恒大没有追溯2021年之前的财报,相关数据就是一笔糊涂账,但该机构通过与碧桂园的对比,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

房企的预售收入一般放在“合同负债”这个科目里,这笔钱是用来建楼的,与“在建物业”这个科目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恒大的这个比例为49%,碧桂园为53%,两者差不多。

之后恒大一路下滑,最低至2019年的11%,2020年则为15%,从未高于50%。

而碧桂园一直稳定在50%以上,2016~2018年都在70%以上。

但到了2021年,恒大合同负债从2020年的1860亿猛增至2021年的9080亿元,相应比例也从15%猛增至57%,与碧桂园的61%相差无几。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GMT Research认为:恒大近十年来,都提前确认了收入,或许“从未盈利”!

对此,中国恒大做出了回应,但显得底气不足:该报告并无实际依据,稍后对该报告的内容作进一步澄清。

这与许家印当年反击香橼研究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