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金寨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发布结果,斑竹园镇漆店村集体大棚项目正式成交,标志着又一处闲置资产获得“新生”,集体经济发展动力更加强劲。近年来,地处金寨县西南边界的斑竹园镇漆店村整合利用乡村闲置资源,通过集中流转、打包出租、改造升级等方式,推动集体经济和乡村群众共同受益,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添彩赋能。漆店村“两委”坚持把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新增耕地、“找回”耕地等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立足该村山多地少、居住分散、人口老龄化的客观实际,着力推动人口向中心村庄集中,产业向高附加值端“攀升”,把闲置的土地资源整合、改造为高标准农田,逐步推进“小田改大田”。截至目前,该村已成功整合、改造、流转耕地500余亩,建成居民点6处,带动群众每年增收近30万元,为实现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盛夏时节,站在斑竹园镇漆店村“春意苑”农场火龙果种植基地望去,一排排绿色藤蔓向下舒展,一颗颗玫红色果实悬挂枝头;种植户修剪枝叶、忙于收获,游客们体验采摘、尽享乐趣。该村产业带头人李伟介绍道,“这几年,我们从村里流转了20亩土地和14个大棚,用于发展草莓、火龙果、石斛等特色产业。每年向村集体上缴0.6万元,带动20名群众务工,每年增收约8万元。”走进斑竹园镇漆店村龙冲组天麻种植基地,20余名当地群众分工合作,搬运菌材、挖坑、放种、覆膜,一幅繁忙的景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高低起伏、杂草丛生的野山坡,面临着“撂荒”的风险。该村“两委”积极作为,组织当地群众平整出27亩耕地,逐步完善水利、农电设施,集中流转给产业大户,成功建成天麻基地,每年产值达到近30万元。“这个天麻基地,每年给我土地流转费3000多元;我在这里务工,每天还能有100多元的收入,还能学到种植技术。”该村脱贫户林志群说。通过集中流转闲置土地,建设蔬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该村在深挖土地潜力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探索一条保护生态与发展致富并进的新路子。
乡村闲置资产不仅要用心盘活,更要精心运营,努力实现长期稳定、健康发展。2023年4月,斑竹园镇漆店村首家制茶企业“黄尖茶厂”正式投产,该茶厂是依托闲置的集体厂房建设而成;然而开工不到一周,就遭遇电力供应不足的难题。清明、谷雨将至,正是群众采茶增收、企业经营致富的关键时节,经营者心急如焚,漆店村“两委”同样夜不能寐。优化营商环境等不得、慢不得。该村“两委”主动向乡镇党委汇报,多次组织供电部门、企业、群众联合会商,研究解决方案,争取项目资金。仅仅3天,新的大容量供电设施顺利落地,企业运转得到充分保障。仅第一季度就收购当地鲜茶近18000斤,带动群众增收约10万元。
抓好产业振兴这个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既要重视农产品的生产供给,也要重视乡村价值的深度开发,发展乡村文旅是值得探索的方向。斑竹园镇漆店村徐王庙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赤南县三区二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由于年久失修,文化价值、产业价值没有很好彰显。2023年以来,在结对单位协调下,文保单位提升工程顺利获批,于7月底顺利完工,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目前,立足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红色氛围,正在谋划建设民宿项目,努力让乡村既成为诗意的“栖息地”,又成为致富的“聚宝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