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坚持把推进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以全县163个乡风文明积分超市为抓手和主要突破口,用积分赋能文明乡风,努力迈出积分制与移风易俗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安远步伐”。

健全“三项机制”,强化队伍建设

“我们的积分超市每到兑换日,村民就自动排成长队,用平常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赚取’的积分兑换商品。”安远县鹤子镇鹤子村文明实践员郭双燕介绍。

据了解,该县坚持以推动形成文明乡风为目标导向,完善领导机制,陆续出台《安远县推进乡风文明“五整治、五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安远县乡风文明“五整治、五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内设“一办六组”,建立三级联动及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

创新建管机制。以“乡风难净化、积分难量化、作用难发挥”等问题为导向,出台《安远县乡风文明积分超市运行管理工作方案》,指导各村扎实推进积分超市“八有标准”建设全覆盖,细化队伍管理、积分细则、兑换分值等内容,实行“周登记、月兑换、季公示、年表彰”运行管理流程,解决“超市如何建、积分如何换”的问题。

选用人才机制。以积分制为推手,实行一户一档,明确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文明实践员或妇女主任任副组长,村(社区)“两委”日常监督并按网格化包片包户责任区带头推行积分制,切实以“一班人”带动“全村人”。

开发“线上超市”,让积分透明化

“过去,村民参与志愿活动都得去村委会登记,现在我们直接在小程序里发布志愿服务、政策宣讲等文明实践活动,村民一键报名、自主上传信息,管理员在线审核,积分入账公平透明,大伙儿都认可。”该村支部书记郭玉玲笑着说,“现在经常是文明实践活动刚上线发布,一会儿报名就满了。”

据了解,该县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先后建成了AI云广播、乡风文明积分超市等数字化平台,“有意思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加上可量化、可兑换的积分制度,村民参与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情明显高了。”安远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张爱红说。目前,共有456个数字化应急广播终端入驻全县152个行政村,4万余户家庭加入“攒积分”队伍。

建立“正负清单”,实行奖惩并重

“经过调研,我们将学习培训、移风易俗、清洁家园、创先争优等20多项内容细化为具体积分指标,明确了正负面清单内容,各村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补充完善。”安远县委宣传部干部杜雪婷说,近几年,该县着力打造“正向激励、负向惩戒”的双向管理机制,对全县所有村(居)民实行积分制管理。

“清单内容很丰富,有助于村里规范村民不文明行为。”孔田镇宣统委员叶金霞说,县里将抵制高价彩礼、倡导“零彩礼”、移风易俗宣传等48条内容纳入正面清单,将大操大办晒彩礼等20条内容纳入负面清单,进行全盘量化积分。

据了解,该县还注重清单的全面性和目标性。将群众能力范围内的各项任务,如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红白喜事备案登记等作为基础分。同时,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级部门有关要求为前提,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将在推进婚俗改革等难点焦点问题方面有新作为、新贡献的,提高加分权重,鼓励吸引群众争先创优,不断在推动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强化“四重保障”,精准服务群众

为了让积分兑换更加数字化、便民化,该县积极开发线上积分小程序。“这几年,县里多方统筹社会资源,积极争取县乡村三级经费支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解决了‘资金哪里来’的问题。”安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红生表示。

据了解,安远县财政每年每村(社区)拨款3-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超市物资采购,将积分超市建设纳入各乡镇乡村振兴目标责任考核,建设运行资金包括后续货品补充项目资金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

同时,每村从光伏电站收益中拿出1.5-3万元作为超市日常工作经费和物品采购补充资金。乡风文明工作经费超支部分,由乡(镇)财政给予统筹解决,保障积分超市日常运转经费。

最后,通过帮扶单位支持一点、企业爱心捐助一点等方式丰富货柜物品,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和喜好。2022年至今,全县累计投入600多万元。

实行“三重激励”,注入强劲动能

张爱红介绍,根据农村实际,该县以户为单位制作乡风文明“积分存折”,重视精神激励,优先推荐积分靠前农户获乡风文明“红榜”“感恩奋进之星”“文明信用户”“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并通过挂牌评星、广播通报、县级媒体、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广泛宣传。

同时,实施物质嘉奖。按照兑换标准,农户可在固定积分兑换日到积分超市兑换米油面、毛巾香皂等生活物资。目前,全县已累计30000余户农户参与积分兑换物品活动,兑换总额达150余万元。

安远是赣南脐橙的核心产区,百香果、红蜜薯、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为了满足农户发展产业的融资需求,该县探索起将积分超市建设与农村文明征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我们村是文明信用村,在小额农贷评分时有加分。”年初,龙庄村养殖户肖念清打算发展特色种植,但手头有点紧。该县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与他对接,肖念清的小额农贷额度由5万元提升至15万元,资金难题迎刃而解。

此外,该县坚持推进权益保障。2022年,全县共表彰了“文明信用村”47个、“文明信用户”1158户。该县还多次组织行业部门和乡镇召开联席会进行专题研讨,印发实施《安远县文明信用户认定与激励政策享受管理办法(试行)》。其中,县级层面20多个部门单位分别在医疗保障、就业就学、信贷优惠等多个领域制定系列激励措施共计50余条。(郭慧斌、杜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