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的很有意思,当下大家都在揣测楼市接下来的走向,没有参考的标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就意味着我们有较大的试错成本。

第一次行情来的时候,可能大家都觉得,啊,看啊,需求一直都是在的,只是没有刺激到位而已。只要逼一把,愿意买房的人还是很多的。之前的需求只是被压抑了,如今只要放开人员的流动,只要稍微给点利好,比如降低点房贷利率,降低点收入比例,就会回到之前的热闹景象,库存很快就会被清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行情只跑了一个半月就直接熄火了,并没有按照设想的剧本走。

这不,11月份的数据出炉,直接绝望了。根据中指数据显示:

2023年1-11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57379.0亿元,同比下降14.7%,降幅相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销售额累计同比连续五个月下降。其中TOP100房企11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29.2%,单月销售额连续第6个月下降。

其实个人认为压力最大的还是二手房市场,毕竟当政策放松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新房市场要火热了,没想到二手房市场先迎来“踩踏式挂牌”:

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40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56%,跌幅较10月扩大0.11个百分点,已连续19个月环比下跌;

同比跌幅扩大至3.21%。重点城市挂牌量维持高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需求入市节奏放缓,二手房价格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面对楼市不断下滑,为了控制做房地产行业不至于太拉胯,各种利好政策开始出台。比如为了让银行等金融机构给房地产行业放款,直接出台“三个不低于”:

1.各家银行自身房地产贷款增速“不低于”银行行业平均房地产贷款增速

2.对非国有房企对公贷款增速“不低于”本行房地产增速

3.对非国有房企个人按揭贷款增速“不低于”本行按揭贷款增速

很明显,这是针对前几年发布的“三道红线”,当初是为了限制开发商贷款把门槛设置的高高的,标准多多的;如今为了盘活这些开发商开始倒逼着银行和金融机构给开发商贷款,让他们拿着钱尽快处理债务问题,然后把在建的楼盘赶紧盖完,然后还要继续拍地,让地方有资金发展。

之前还有“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还有满足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开发商不惜贷、抽贷、断贷;

就当大家认为高层对楼市要不惜一切代价救活的时候,昨天央行行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篇文章,其中对房地产行业下了很重的笔墨去谈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住不炒”四个字让很多人认为楼市风向难道又要变了吗?难道房地产行业不救了?对此有内行分析,央行行长的这番话主要透露了3大信号:

1、房地产正在进行重大转型。

这个不得不提一下最近金融机构要积极服务“三大工程”建设: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等基础设施。

可以理解为就是之后房地产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房地产投资的新动能。

未来的房地产是要稳健的、健康的发展,而不是之前那样野蛮发展,这说房地产行业要面临重大转型。

2、房地产贷款利率还有继续下调的可能。

央行行长在文中指出,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众所周知,利率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价格,直接影响消费、投资等,无论是利率水平过高还是过低都不正常,也都不利于经济平稳持续增长。

二套房贷利率也进行了下调。为了鼓励更多改善购房者的需求释放,接下来二套房贷利率仍有下调空间。

3、稳物价、稳经济、扩就业,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这个很好理解,老百姓不买房子不是不想买,更多的原因是没有钱买,就算有首付的钱,未来月供也没有信心还贷,因为什么?收入不稳定啊!

所以,稳物价、稳经济、扩就业,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是当下和未来迫切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