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这还得分别从日军和国军各自身上找寻原因。首先来看日军方面的原因。

抗日战争 日本军队

孙子曰: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想要围歼敌人,就必须在兵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而日本受制于本国国土面积和人口,本身兵源方面就捉襟见肘。本来就单薄的兵力还要同时应付几个战场,进一步分散了兵力。

二战期间,日本总共在中国战场累计投入兵力在200万左右。而其中100万左右的关东军基本没有参与华北,华中地区为主的抗战,是为了在中苏边境的东北地区牵制苏联。也就是说,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关内的主战场上兵力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150万。

而以抗战初期的四大会战为例,淞沪会战中国名党军队60万对日军20万;太原会战58万对14万;徐州会战60万对24万;武汉会战110万对30万。

从上面的兵力对比就可以看出,在正面战场上,日军的兵力一直处于绝对的劣势。兵力的劣势使得包围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兵力单薄容易被包围内的部队很容易在点上形成突破。所以很多战役,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彻底地击败国民党军队,那也只能是击溃,围歼不可能实现。

淞沪会战

我们可以以整个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淞沪会战来分析。1937年8月13日,国民党军队对日本驻扎在上海的部队发起进攻。当时日本上海驻军约为3000人,加上紧急从上海日本侨民中抽调的人员总计400余人。国民党军队第九集团军下辖的两个精锐师和第十炮兵团,第十四炮兵团受阻于日军坚固的防御工事,没能迅速地解决战斗。

随后日军派出增援部队从海上登陆,从侧后方对上海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形成了包围之势。随着双方不断地增兵,战役的规模不断扩大。此役国民党方面先后投入兵力总数在60万人以上。日军投入5个师团1个旅团达13万人。

在经历了两个月的鏖战后,日军最终突破了我军的防线,形成了对上海地区的包围,中国军队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由于蒋介石迟迟没有下达撤退命令,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加上国民党军队内部缺乏统一的调动指挥,最终大撤退变成了大溃逃。几十万的国民党军队遭受了日本空中的猛烈轰炸,死伤惨重。在国民党军队参战的60万人中,有约29万阵亡,其余的部队陆续撤到南京地区,日本方面则付出了近4万人的伤亡。尽管淞沪会战最终日军取得了胜利,让国民党军队付出了接近60%最精锐部队的伤亡。但是,日军也没有余力扩大战果,精心设计的包围网面对国民党如此庞大的军队,无能为力,只能放任其中的大部撤出战场。

淞沪会战是日方的一场大胜,但是日军并没能完成包围歼灭的意图,所以这场仗也不能算是一场歼灭战。

淞沪会战

大规模歼灭战的前提条件是包围,必须将对方部队集中在一个区域内无法向任何方向进行机动,然后逐步缩小包围圈,并隔断对方的增援或者撤退企图。日军除了兵力数量,在各方面都占据优势,也曾多次包抄了国军的后路,形成了包围的态势,却很少能将国军成建制的部队完整吃下。国军部队虽然战斗力相对弱,但是毕竟兵力远高于日军。日军正确的战术应该是集中兵力进行点的突破,假如分散兵力进行包围,更可能被国民党抓住战线薄弱的环节进行重兵分割包围。

而且日军面对的国民党军队,和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队有很大区别。在解放战争后期,国统区通货膨胀下人心惶惶,众叛亲离,厌战的情绪在部队中弥漫。军队士气极其低落。

在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刚刚在湘江,百丈关,黄麻等地取得对共军的一系列胜利,士气旺盛。而且不同于解放战争的内战性质,面对侵略者,国民党麾下的官兵大部分还是有血性一战的。

日本是希望逼迫中国政府投降,和希特勒占领法国一样,将中国作为日本的战争后勤基地,成为日本稳定的战争资源供应地。日军的作战目标往往集中在占领大城市和经济资源,并未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国民党军力的打击上。在他们看来,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