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论

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日前在京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透露,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位,一大批创新药、重点疫苗、中药复方制剂和高端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医药产业已驶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监管创新,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注入更多活力、动力。

创新来自科研投入更有厚度。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20%。研发投入的增加,不断增强着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促使医药行业基础研究取得诸多原创性突破,进而提升新型生物药、高端制剂生产、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医疗器械工程化等产业化技术水平。

可以说,一系列“国内首个”“填补临床空白”“突破技术瓶颈”等的科研成果的产出,都离不开资金投入的支持。当前,深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积极引导医药产业合理布局、打造一批创新高地和高水平产业集聚区正成为各地政府发力的方向,更多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医药创新产品值得期待。

创新体现于医药新品更有精度。对医药行业而言,创新的源头往往是临床需求,从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到研究解决问题,再到回归临床应用,医药产品的研究正越来越精准对接临床、贴近临床。在政府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联动产学研用,将临床实际与企业研发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广东省为例,该省卫生健康委与金融投资机构签订协议,依托省医学会搭建覆盖研发、转化、生产全要素的医学创新与转化平台,搭建起医疗卫生机构与生物医药企业之间的桥梁,构建“政、医、研、企、资”协调创新转化机制。目前,该省已推动在国家备案的临床研究项目达2.7万余项。应该相信,医药产品科研紧跟临床实践,其结果也将呈现出更好的转化前景。

创新反映在行业监管更有温度上。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已超过1万家。为鼓励药物研发创新,国家层面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由资格认定调整为备案管理,这一扶持措施可有效促进临床试验资源整合,加快新药上市。今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提出了更全面、更严格、更清晰的监督核查要求。此举将倒逼药物临床试验加快进入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轨道,让医药产业的发展成果更好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更多惠及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严少卫(媒体人)

编辑: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