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寄生蟹子

字数:3216,阅读时间:约9分钟

编者按:近代以来,随着火器的进步,枪弹穿透力急剧增加,单兵盔甲防御力量已经不足以直接抗击枪弹打击,还徒增士兵负重,因此近代部队的士兵逐步放弃了装备盔甲,并采用散兵战术和更加低矮、灵活的单兵机动动作减少被枪弹命中的概率。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形势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机枪、碉堡、堑壕和铁丝网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陆地战争打成了堑壕战,数以万计的士兵被机枪或者火炮弹片杀死,照这样下去,哪个国家也受不了如此巨大的兵员损失,因此相关的兵器研究迅即展开,然而经过列强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解决方案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复活盔甲这种“老式武器”。

▲1880年内德·凯利着甲与警察进行枪战,不过这个盔甲重量过大,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80年内德·凯利着甲与警察进行枪战,不过这个盔甲重量过大,实

其实要说起一战时期的堑壕盔甲,又不得不将视线转回到1880年的澳大利亚。这一年澳大利亚著名的不法之徒内德·凯利(之所以称为“不法之徒”,是因为此人确实有犯罪行为,但是最后的对峙却又是事出有因,因此他并不是单纯的歹徒)在树林里与追捕他的警察对峙了100多分钟,内德·凯利身着一套重达90斤(100磅)的厚重盔甲,将头和躯干全部护住,但是由于要行动,因此四肢没有防护。

在近距离地交火中这套盔甲有效的防住了子弹的打击,最后警察击中了他的腿才将其抓获。不过事后发现,这种盔甲虽然能够抵挡住子弹的打击,但是弹丸的冲击也会人的身体受到严重震荡,并且四肢中弹后,由于盔甲重量过大,使得内德·凯利难以移动,导致失血过多。这说明这种盔甲并不完全有效,但是却证明了一点,着甲的人比不着甲的人在对抗枪弹打击时生存力是有明显优势的。

▲一战结束以后在美国展出的德国陆军头盔,头盔大量配发有效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战结束以后在美国展出的德国陆军头盔,头盔大量配发有效证明

不过到一战之前,盔甲的研制还是以防护枪弹直接打击为目的,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原来的死胡同之中,防护越好,盔甲越重,盔甲越重,越难机动,不能机动,更容易被集火。这种情况直到后来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后发生了改变。

现代战场对士兵的杀伤并不完全是由枪弹直接击中而引发的,各种炸弹破片的杀伤也很惊人,因此只要提供一点防护,尤其是能够防御破片杀伤的话,士兵战损率会显著下降,头盔的配发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头盔虽然只防护住了头顶上一点,但是却有效地防止了弹片对士兵的杀伤。

▲英国最早的“身体盾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最早的“身体盾牌”
▲英军研制的类似于札甲的中级盔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军研制的类似于札甲的中级盔甲
▲英国戴菲尔德堑壕盔甲,重16斤,照片为一名美国士兵着此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戴菲尔德堑壕盔甲,重16斤,照片为一名美国士兵着此甲

英国人率先行动了起来。1914年英军研制了一款防护盔甲,称为“身体盾牌”,结构和外观上倒是有点像现代防弹衣,就是一个套头的帆布包,包里安装钢板。英国并没有大量生产这种装备,无外乎和能有效地防护面积相比其重量过大,得不偿失。

不过,这时候英国人对堑壕盔甲形成了一个新的分类:刚性硬盔甲,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身体盾牌”这样的结构;中级盔甲,使用帆布内衬,外面附上小型金属片,类似于我们熟悉的札甲;最后一种是软甲,也是用帆布内衬,不过夹得不是钢板或者钢片,而是棉、纸、多层亚麻布等压成的板,勉强有点防护力。

但是据统计,英军生产的全部各类堑壕盔甲仅能装备2%的英军,考虑到一战时期人员和单兵装备的巨大损失,这个装备数量和没装备也没啥两样了。

▲1914年的法国里昂第十胸甲骑兵营士兵干脆就是用老式盔甲充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4年的法国里昂第十胸甲骑兵营士兵干脆就是用老式盔甲充数,
▲部分格鲁吉亚士兵则干脆穿上了传统盔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格鲁吉亚士兵则干脆穿上了传统盔甲
▲一战期间德国使用的带有额外防护的钢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战期间德国使用的带有额外防护的钢盔
▲德国陆军标准堑壕盔甲,包括龙虾甲和钢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陆军标准堑壕盔甲,包括龙虾甲和钢盔
▲1918年一名身着堑壕盔甲的德国哨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8年一名身着堑壕盔甲的德国哨兵
▲德国也研制过札甲样式的堑壕盔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也研制过札甲样式的堑壕盔甲

相对比较有成果的,还是德国人。德军配发防弹衣已经到了1916年,但是相对来说比较成功。德国的战壕盔甲采用龙虾甲的形式,以防护正面为主,胸甲是一块整体钢板,延伸到后肩,但不保护后背,胸甲下面则由2-3块可以活动的甲片,护住腰、腹和裆。

盔甲里面没有内衬,共有两种,一种全重18斤(20磅),另一种则是22斤(24磅),盔甲都配合头盔使用。这个盔甲重量虽然也不小,但是至少能够接受,因此德军共生产了50万套送到西线。

▲对在堑壕里作战的士兵来说,着甲对他们是有很好防护作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在堑壕里作战的士兵来说,着甲对他们是有很好防护作用的
▲一战结束后,协约国缴获了大量德国堑壕盔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战结束后,协约国缴获了大量德国堑壕盔甲

其实从重量上来说,20斤左右对于以堑壕为依托的步兵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哨兵、机枪手等,但是对于需要不断进行机动的步兵部队,例如著名的“暴风突击队”来说,重量还是过大,1918年德军突击部队曾经着甲进攻,但伤亡惨重,也说明这一点,所以一战堑壕战还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突击火力比防护更为重要,这也对冲锋枪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

并且签好盔甲对于枪弹的防护还是在较远距离上,因此说主要还是防护破片和流弹杀伤。根据战后美国方面调查认为,这种装备有效,但是因为会影响弹药携带量和步兵机动性,因此美国方面的评价并不高。一战结束后,协约国缴获了大量德国堑壕盔甲,但是也仅是作为战利品,并没有在本国军队使用。

▲美国布鲁斯特堑壕盔甲,这玩意儿明显不实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布鲁斯特堑壕盔甲,这玩意儿明显不实用
▲不过仅从防护力上来说,美国布鲁斯特堑壕盔甲本身还是不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仅从防护力上来说,美国布鲁斯特堑壕盔甲本身还是不错的,
▲美国士兵着费城黑尔和基尔伯恩公司研制的堑壕盔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士兵着费城黑尔和基尔伯恩公司研制的堑壕盔甲
▲黑尔和基尔伯恩公司配套研制的5号钢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尔和基尔伯恩公司配套研制的5号钢盔
▲1918年黑尔和基尔伯恩公司正在量产堑壕盔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8年黑尔和基尔伯恩公司正在量产堑壕盔甲

然而美国对于德国堑壕盔甲的研究只是说明了德国的盔甲性能不好,并不是说美国认为堑壕盔甲本身不值得研究。1917年美国参战之后,美国工程师盖伊·奥蒂斯·布鲁斯特(Guy Otis Brewster)博士就研制了布鲁斯特堑壕盔甲,整体外形充满蒸汽朋克风格,由于采用折形钢板,因此跳弹率大为增加,在近距离上有效防护7.92毫米子弹。据说当时布鲁斯特博士对自己的盔甲很有自信,亲自着甲进行防弹测试。

即便如此,全重达36斤(40磅)的布鲁斯特盔甲依然不会被美军采用。之后美国开始尝试生产轻一些的堑壕盔甲,例如费城黑尔和基尔伯恩公司的档案就记录了1918年夏天起该公司就开始量产堑壕盔甲,倒有点像德国样式,该公司也记录当年这种盔甲生产了不少,但是这款盔甲因为一战结束后才交付美军,自然也没有进入欧洲,之后情况也无任何实战记录。

▲一名美军士兵身着缴获的德军盔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名美军士兵身着缴获的德军盔甲
▲战后美国还研制了一些轻型一些的堑壕盔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后美国还研制了一些轻型一些的堑壕盔甲
▲由纽约的汉密尔顿·德·福雷斯特设计的轻型堑壕盔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纽约的汉密尔顿·德·福雷斯特设计的轻型堑壕盔甲
▲美军测试缴获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搞到的多种堑壕盔甲,看起来防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测试缴获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搞到的多种堑壕盔甲,看起来防弹

美国虽然没有大规模使用堑壕盔甲,但是美国对于堑壕盔甲的效能进行了详细评估。1918年美国陆军瓦尔特·D·麦考上校公布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了战场上造成士兵战损的原因所占的比重,其结果如下:

弹药破片:50.66%

手榴弹:1.02%

步枪或机枪子弹:34.05%

航空炸弹:10%

地雷爆炸:15%

其他情况:14.00%

美国人巴什福德·迪恩(Bashford Dean)在1920年出版的的《现代战争中的头盔和防弹衣》一书中记录了团队进行了各种测试和调查结果。结论如下:

1.钢盔被证明有效,也逐步成为各国陆军制式装备;

2.总体来看,戴头盔并着甲对于降低士兵战损率有明显效果;

3.堑壕盔甲虽然能提供防护,但是由于数量较少,同时因为其他因素影响,士兵宁可冒受伤的风险也不愿意着甲作战;

4.堑壕盔甲有价值,但是需要改进材料和设计,提升穿着舒适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此,标准堑壕盔甲的研制工作就暂时告一段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研制类似的武器再度成为参战国风尚,直到战后并到现代防弹衣的诞生与应用,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参考资料:

1、“Helmets and Body Armor in Modern Warfare” by Bashford Dea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20),

2、Sheldon D. World War 1 Body Armor: 1914-1918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寄生蟹子,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