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欧亚时报》最近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最新下水的航空母舰福建号的报道。该文高度评价了福建号在电磁弹射技术上已与美国现役航母媲美,但也指出这类先进装备动力系统的缺点。

事实上,电磁弹射作为高功率设备,对电源质量和供电容量提出了极高标准,这给常规动力系统带来了不小压力。

为此,中国研发的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在福建号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常规航母的劣势。

这种电力系统也存在局限性,在应对极端作战环境时,核动力航母的优势还是显著的。鉴于中国海军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需求,核动力航母的加入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11月27日,在福建号的一次重要海试中,一架无人机成功通过舰上的电磁弹射器起飞。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该项关键技术的国家。

相比传统的蒸汽弹射器电磁弹射系统效率更高、控制更精确,并能适应不同类型作战飞机的起飞。通过强大的电磁力加速弹射车和飞机,不仅确保了安全性,也大大提升了作战灵活性。

然而,电磁弹射作为一种高科技装备,对动力系统的要求极为苛刻。其工作过程中短时间消耗巨大电力,对发电量和功率提出了更高标准。

相比之下,常规动力航母由于锅炉或燃气轮机的限制,很难提供持续稳定的高品质电源。这也是外界长期质疑中国如何在常规航母上使用如此先进装备的原因之一。

为解决这个难题,福建号上的船舶综合电力系统(IPMS)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系统通过智能化功率电子设备,实时监控和管理整个航母的用电情况。

它能根据作战需要,按优先级动态调配各关键系统的电力分配,从而确保在任何时间电磁弹射器都具备工作条件。

比如,当遭遇鱼雷攻击时,IPMS会暂时减少舰艇推进系统的供电,从而续航更长时间,而面对导弹威胁时,它会及时减弱雷达功率以保证弹射起飞的需要。

正是依靠这种灵活调控电力分配的设计理念,常规动力航母得以应对高功率电磁装备的要求。

然而,这种电力系统由于其电源容量远不及核反应堆,面临多种威胁的复杂作战环境时,系统的调控余地依然很小。

极端情况下,福建号可能无法同时保持高速机动、雷达全功率工作和频繁起降飞机。这时,核动力航母的优势就显然大多了,因为其电力远远超过各类设备的峰值需求。正如专家指出的,核动力航母在环境适应性和应急能力上依然是常规航母难以比拟的。

基于中国海军的战略定位和作战理念,拥有少数精干的核动力航母战斗群无疑是必要的。一旦爆发局部冲突或战争,中国海军有可能需要远离本土基地,在西太平洋乃至印度洋开展行动。

这时,常规动力航母的续航和抗压能力明显不足。同时,面对美日等对手的技术动向,中国也有必要保持在关键领域的追赶势头。

这不仅关系到本国海权的维护,也与争取战略主动至关重要。因此,随着科研实力的增强,中国核动力航母的诞生几乎是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