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当下正值就业招聘旺季,各地各类招聘考试密集举行。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网络平台,有的“助考中介”以“考试援助”为名诱导求职者舞弊,以此牟利。这种乱象甚至蔓延到校内考试,由此催生了一条地下黑色产业链。业内人士介绍,一些“助考中介”在考生与代笔者之间牵线搭桥,利用各种手段帮助考生作弊得高分。为躲避平台监管,“助考中介”使用暗语与考生交流,通常使用“上车”“助攻”“辅导”等貌似普通、正常的说法。(新华社)

“替考舞弊”作为一门古老的行当,在新的供需关系和技术背景下,总是能演化出新的变种。时至今日,这条灰色的产业链,依旧在不断地细分和延伸。于是乎,所谓“助考中介”的粉墨登场,也就不足为奇了。相比于传统作弊“枪手”团伙的操作手法,近年来活跃的“助考中介”有着自身的鲜明特征。其策略性地选择了企业招聘考试作为“营业”的主赛道,规避法律风险、减轻违法成本的用意不言自明。

近些年来,求职者对于优质招聘岗位的竞夺,日趋激烈。其直观体现就是,报名应聘者越来越多、包括笔试在内的整个筛选过程愈加复杂。当好的工作机会,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高价值目标”,那么相应的,市场就会自动发育出与之配套的各种商业服务。比如说,求职辅导、美化简历、应试培训等等。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助考中介”更是提供了一步到位的一站式应聘笔试解决方案——这种灰色的生意,迎合了那最迫切的、最焦灼、最隐秘的需求,自然是不缺买家。

“助考中介”的持续做大,当然也离不开各种机缘巧合的催化。当很多企业出于“降成本”等方面的考量,把笔试环节由线下改为线上,相当于给替考舞弊打开了方便之门。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相比于“线下笔试”的大范围铺开,相应的防舞弊手段明显滞后。正是利用了这个阶段性错位差,“助考中介”构成了某种非对称的优势。倘若不能在短期内实现技术端的堵漏,那么可以想见的是,“助考中介”大概率会诱导更多求职者走上歪路。

当然,除了技术维度的升级,震慑“助考中介”的买卖双方,更多还是要诉诸于规则的完善。我们知道,代替考试罪的适用范围严格限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那么,对于不在其列的“招聘考试中的替考舞弊现象”,又该如何强化法律约束?单纯寄希望于招聘企业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维权,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当下,并没有一套广泛拉通使用的、具备绝对市场占有率的“线上招聘笔试”平台,对于被发现的舞弊者,也没有一套失信信息共享、“黑名单”禁入的惩戒机制……或许,只有就这方方面面给出了更成熟、有效的制度安排,“助考中介”才会被从市场清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