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粼粼的水来,蓝格莹莹的天……”耳边响起的经典乐曲,是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小二黑结婚》中的唱词,唱出的是人民作家赵树理的故乡——沁水的秀美风光。

开阔平坦的历山舜王坪亚高山草甸、风光秀丽的大峡谷、华北地区少见的喀斯特溶洞群、亚热带种属的珍稀动植物、碧波荡漾的张峰水库……“下川遗址”、舜文化系列庙宇、画圣荆浩洪谷故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族人故居——柳氏民居、中国北方第一明代古堡——湘峪古堡、“铁笔圣手”人民作家赵树理故居……百里沁河先天滋养、千年历史深厚积淀,孕育了夺目耀眼的“千年古县·如画沁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沁水县委、县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康养山西·夏养山西”战略部署,持续夯实生态家底,努力积蓄动能,依据全县丰富的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及旅游资源分布情况,积极谋划布设“一核两带三区多点”构架,打造文旅康养大格局,逐步铺开一幅风光无限的文旅康养美丽画卷。

政策引导 康养旅游呈现新气象

夏日的沁水县城,青山如黛,碧水潺潺,满城绿意盎然,俨然一幅动人的城市山水画卷。

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沁水县强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举全县之力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整体性工程。近三年来,每年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年均义务植树150余万株,累计造林面积666公顷,完成村庄绿化130余个,通道绿化200余公里;年均完成草原生态修复400公顷、草原改良400公顷;“五水”同治发力,全县所有河道实现清水复流,沁河三个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全部达标,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等指标达标率稳定在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腕”治理大气污染,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连年保持在320天以上,跨入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区行列,领跑全省第一方阵;太行洪谷国家森林公园获授“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山西唯一;高标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全县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100%,106个村达到人居环境三星级以上标准;依山就水筑园,绿随人走置景,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4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6.4平方米。“一城山水半城园、三季有花四季绿”的蓝图已然变成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画般的景致不只在城市。放眼整个沁水县域,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衔,270万亩的密林尽染山川;一条沁河从东北部向东南部奔流而去,蜿蜒几十公里的水面闪耀大地。北部的青龙湖波光潋滟、候鸟翩飞;南部的历山舜王坪绿茵如毯、百花争芬。东部的“太行一号”风光带和西部的“百里画廊景观带”两条生态廊道上,南阳、下沃泉、樊村等秀美乡村星罗棋布,太行洪谷、大尖山、鹿台山等森林公园如翡翠般镶嵌串联……在这个相传诞生过北派山水画开山之作《匡庐图》的“千年古县”里,一幅更大、更新、更美的山水图景尽情铺展。

近年来,沁水县以“生态康养 如画沁水”为主题,依据山水资源及地理人文等特性,邀请专业团队,科学布设了“一核两带三区多点”旅游发展构架。“一核”,即以沁水县城作为全域旅游核心;“两带”,即“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的东部“百里沁河风光带”和西部“百里画廊景观带”;“三区”,即西山、北湖、东古堡;“多点”,即“4+12+36”特色康养村。谋定这个构架,沁水县积极畅通旅游运行机制,创新投资模式,强化基础设施,丰富项目业态,以一系列扎实举措,全力推动旅游产能进一步升级、旅游品牌进一步彰显、旅游格局进一步拓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东地区充分利用张峰水库、示范牧场、金郭壁银窦庄、湘峪古堡、赵树理故居等景点,打造了“百里沁河风光带”和“沁河永久性生态景观廊道”。城西地区以历山舜王坪、东西峡、白云洞、柳氏民居、荆浩故里、南阳抗大等旅游景点为依托,打造了“历山舜王坪生态旅游圈”。所有康养村,各有特色主题定位。为统筹下好文旅康养一盘棋,从县级到乡村再到部门,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都有蓝本可循。按照山西省《激励文旅康养市场主体倍增的若干措施》,沁水县制定了相应激励措施,采取政府补贴、税收奖励等,以“真金白银”大力支持康养旅游提档升级。

政策激励,康养旅游呈现了新气象。土沃乡围绕打造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呈现出一番新景象。土沃、后马元、交口等6个有挖掘潜力的村,开启了“村村联建”模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联出一片康养新天地。沃泉童年小镇,实施“村企联建”,与沁水县文旅公司“捆绑式”合作运营,厘清了产权制度,提升了经营理念,推动了公司、村集体和农户“三方受益”。

张村乡以“中国藏经第一山”鹿台山为龙头,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串联冯村、张村、芦坡村、胡家沟村4村,成立“康养联盟”,携手挖掘“人文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依托村企合作、校企合作等,将“康养旅游+”做大做强做优,争创3A级景区,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

视野开阔 康养旅游拓展新格局

高起点规划、高站位布局,跳出沁水看沁水。沁水始终坚持大生态、大文旅、大康养的发展理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到文旅康养发展之中。

借势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落户晋城,按照晋城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文旅康养样板城市战略定位,沁水充分把握机遇,围绕“文旅康养目的地”引领转型,全力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区、品质生活样板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实现多驱联动、融合共生、协同发展,不断延伸康养旅游的触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点上入手、从面上扩充、从质上提效。截至目前,围绕“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按照“快进慢游深体验”理念,沁水坚持“路、景、村、业”同步,完成了沿线8个“一乡镇一特色”康养布局。按照康养旅游整体规划,沁水县将在2022到2025四年间,依据每年3个康养特色村的进度,完成第二批12个康养村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1月经林业部批准设立“山西太行洪谷国家森林公园”。公园由太行洪谷、龙岗和山辿岩三个片区组成,总规划面积2039.53公顷。森林公园主体片区太行洪谷,位于土沃乡南阳村,是五代后梁画家荆浩故里,也是其隐居地,位于历山北麓。公园内谷深峰秀,溶洞成群,灌草丛生,林木参天。山、潭、溪、瀑、洞、谷、峰、林、寺、村等资源的完美组合,使得森林公园成为华北地区少有的集雄壮奇秀于一体的山水景观。

山辿岩片区植被茂密,地域宽广,树种丰富,风景优美,游人身临其中,才闻空山鸟语,又听林涛隐隐,即可感受绿树层林、落日气清的闲恬野趣。龙岗片区主要由县城碧峰公园、龙岗公园及其北面大片林地组成。被列为“沁水古十景”之一的碧峰公园,满山沟壑,堆青叠绿,聚芬散芳,古人誉为“碧峰耸翠”。与碧峰山东西相望的龙岗山,满山松柏,葱郁森秀,龙岗古塔矗立。公园核心景观有洪谷天坑景区、山水画卷景区、天生石桥景区、碧峰耸翠景区、南阳人家景区、梦幻洞府景区、荆浩故里景区、龙岗春华景区8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森林公园的7大旅游产品布局于8大核心景区之中,7大旅游产品为:生态运动徒步游,主要是生态休闲、徒步探险、极限运动等;研学科普探险游,主要包含地质观光、研学实习、科普体验等;荆浩文化艺术游,主打山水观光、艺术品鉴、书画交流、写生培训;森林康养度假游,主打中药养生、森林康养、禅修养生;城郊休闲体验游,辅助城市休闲、宗教朝觐、拓展训练;暗夜观星露营游,辅助山顶露营、观星露营、汽车露营;爱国教育励志游,辅助爱国教育、革命感悟、党政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12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首届中国绿色时报年度峰会暨2017中国森林氧吧论坛上,“太行洪谷国家森林公园”被评选为第三批“中国森林氧吧”。2018年太行洪谷国家森林公园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2019年起主推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建成了“百里画廊”土沃农旅片区,太行洪谷、沃泉小镇、杏则徒步小镇、西文兴文化旅游区各具特色,土沃乡南阳村荣获“山西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

近年来,沁水相继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低碳旅游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百佳最美小城、中国田园美邑200佳、全国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等近20个国家级荣誉称号。2021年,全县有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

名优塑造 康养旅游叫响新品牌

沁水文旅康养,有高原更有高峰。人气满满的龙港镇柿元蜜蜂小镇,覆盖面积10平方公里,内含3个民宿村、3个主题公园,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甜蜜主题”的乡村休闲示范区。中国蜜蜂博物馆(山西馆)落户此地,无疑让“中国蜜蜂之乡”有了更高含金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康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强力推动,沁水康养版图添了一个个新亮点:龙港镇尧都生态小镇,结合阜山文化挖掘,依托“中国·沁水杏花节”,逐步还原“杏谷朝霞”,开展花卉主题康养体验,开发杏花衍生产品;土沃乡土沃花鼓小镇,开发老花鼓演绎,并且制售衍生文创产品,将文化艺术形象植入民宿产品与康养农产品中;中村镇上川星空小镇,打造南岭星空营地,形成夜间旅游卖点,并配套露营度假、自然研学、山地运动等相关业态;十里乡西峪研休小镇,打造党建与研学教育接待场地,修建农耕体验园,并利用老旧房屋开发以红色与名人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民宿……依托“百村百院”工程的实施,沁水县培育出一大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文化浓郁的康养小镇,催生出朵朵娇艳的康养之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沁水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沁水文旅康养品类丰富、差异发展、亮点频出、可圈可点:杏则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南阳村入围山西省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大尖山森林康养基地、鹿台山森林康养基地等,被列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西沟庄园森林康养人家等7家单位被评选为“中国森林康养人家”;沁水县入选“2020年第六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名单。

在运营方面,沁水尝试各种创新:商务会议、庆典活动、团体培训等选在了康养重点村,业态模式更加丰富多元。其中,沃泉童年小镇承接了山西省公路自行车锦标赛运动员的食宿服务;开设了晋城市文旅康养产业杏则培训班。未来,沁水还将进一步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企业、研发企业、产业孵化平台等机构的吸引,通过龙头带动、组建产业联盟等举措,推动康养步入“高端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南阳红色康养小镇,既有抗大太岳分校的“活党史”,也有丝绸古驿站的“古文化”,吸引人不断去探索;在鹿台山国学康养小镇,佛教文化、名人典故、鹿台积雪,人文历史与自然相得益彰……放眼“太行一号”旅游风景道,处处是亮点;俯瞰“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遍地是热门打卡地。

沁水的文旅康养,不局限于一景一域,而是多维度发力,真正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以康养特色村为“圆心”、康养医疗和健康药食为“半径”、森林康养为“圆周”,沁水全面铺开大康养布局。

大健康医疗产业方面,概算总投资6亿元新建沁水县人民医院,整合县中医院、县计生妇幼保健中心和县疾控中心,形成了县域半小时医疗卫生服务圈;健康药食板块,以“沁水蜂蜜”为龙头,辐射带动兴起了绿色有机农产品种养基地、健康食品制造业生产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3个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历山、太行洪谷、鹿台山,皆是负氧离子丰富的“天然氧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随着高铁路网和城际交通圈的完善,沁水与中央城市群及京津冀等地区离得“更近”,康养旅游辐射半径也将更大。引进国内一流的大康养产业IP,加强设计、规划、运营,进一步探索“IP+文旅康”融合发展新思路,增加实景表演、生活记忆体验和文化艺术节等项目,设计系列文创商品。

为了把大康养全域游推出去,沁水除精心打造了休闲度假、医疗康养、农旅融合等产业项目外,还举办商务会议、庆典活动、团体培训、体育赛事等各类活动。依托赵树理文化旅游节,打响“千年古县·如画沁水”品牌,拉动景区景点抱团出击。通过“品牌联盟、项目联营、机制联建、资源联享、营销联动”,推动康养“活”起来、人气“旺”起来、服务“优”起来、产业“兴”起来。2022年以来,沁水康养旅游接待350余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老与现代交辉,生态与资源融合。“千年古县·如画沁水”正在阔步前行,热忱邀请八方朋友走进沁水,一同跨越千年时光,与历史重逢,与自然对话,感受古县魅力,品味如画沁水。

来源:山西画报

图片:沁水县委宣传部

编辑:王斯诺

复审:李鹏飞

终审:杨 强

声明:山西画报新媒体中所有原创内容(含图片及视频)转发须取得山西画报新媒体的授权,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涉及转载内容的,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单位无关,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