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法科生如何在秋招中脱颖而出?本篇文章从方法论的角度详细回答了这一问题,值得正在找工作的朋友耐心阅读。

作者简介:Z同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现从事证券合规工作,曾获江平民商法奖学金,第十三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团体亚军,北京市“竞天公诚杯”准律师大赛冠军

文章来源:公众号“D调魔法学园”

本次分享针对前期搜集的大家在秋招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做回答,从典型法学生就业路径展示、路线图与时间表、制作简历之前及拿到offer之后所需做的工作等方面展开,最后也在自由问答环节进一步解答大家的困惑。

Part 1 典型法学生就业路径全景展示

法学生可以选择的就业单位类型可以参考民法典关于民事主体的分类,即在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中寻找合适的单位,比如营利法人中的公司、非营利法人中的事业单位、特别法人中的机关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中的合伙企业等,都是法学生典型的就业去向。采用这样的分类方式,更有利于大家在熟悉的语境下拓宽思路。除了公司或事业单位,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机构,比如中国法学会、宋庆龄基金会等社会团体或基金会。这些机构可能看似不太“主流”,但其实也吸纳了很大一批法学生的就业。接下来选取法学生典型的就业渠道进行介绍:

一是营利法人中的公司,即公司法务,但不局限于法务,大家可以关注企业性质、行业、岗位、待遇和人才培养体系,拓宽思路,开阔视野,看看是否有其他的岗位适合自己。

二是特别法人中的机关法人,即国家机关、行政单位,最典型的就是公务员,但不局限于公、检、法、司、安,其他类型的机关大家也可以积极报考。

三是事业单位,但不局限于法律事务岗。大家可以关注事业单位的类型(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一般认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在薪酬待遇各方面的保障性更强,但也不绝对。事业单位的范围比较多样,涉及到科、教、文、卫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大家充分考察与调研。

四是合伙企业,最典型的是律师。现在的律师业态日趋复杂,并不拘泥于诉讼与非诉的二元划分,大家可以将目光着眼于特定业务,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建工、娱乐法等。这些领域大多是将诉讼与非诉相结合,业务类型较为多样。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岗位需要大家持续获取信息,瞄准信息差,准确定位,把握机会。

以上仅为典型法学生的路径展示,大家可以各显神通,恣意发挥,拓宽自己的就业路径。

Part 2 秋招的路线图与时间表

秋季招聘这个项目本身非常庞大,过程也非常长。因此时间表仅供参考。我仅以2024年7月1日毕业的同学为基准进行简单的介绍。

根据过往经验,大概在20226月,一些外资投资机构、投行、律所等单位就会开启先期的实习项目,比如方达律所会招得很早,可以在毕业前两年投递实习。

20231月到3月,通常会有中资及外资投资、券商/银行、律所等单位启动暑期实习项目或一些正式的招聘计划。

20233月到7月,中资及外资企业等单位会开启暑期实习项目。这些单位的招聘基本到2023年5月全面铺开,应届毕业生7月份开始正式进场实习(现在基本都是现场实习)。这段时间会有很多正式的暑期实习项目(有留用机会)或正式的招聘计划。

20237月到9月,暑期实习开始,这个过程通常会决定候选人是否能够较早斩获正式offer。

20239月到12月,通常是各类正式招聘。所谓正式招聘,就是以考试为典型标志的招聘,比如事业单位考试,或一些行业统一的招考,国家公务员(含选调生)考试等。还有为春季招聘所做准备的各类寒假实习。

20241月到3月,大家可以准备各省市公务员的面试,不同省市的进度不同。比如,有的省市还在一轮笔试,而有些省市已经到了面试阶段,部分部委公务员的二轮面试可能都已结束。

20243月到6月,临近毕业,还会有各类春季招聘。

综上,求职整体的时间跨度是比较长的,大家要做好长线作战、多线作战的思想准备。

这里面比较关键的时点,我个人认为至少包括以下三个:第一是有留用机会的暑期实习,大家可以争取留用;第二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及目标省市的公务员考试(含选调),法学生适格的岗位较多;第三是寒假实习,主要搭配之后的春招共同使用。

Part 3 简历之前,OFFER之后

这一部分主要是一些准备工作及拿到offer之后的注意事项。

首先,简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在正式投递简历之前要收集信息。下面列出了几种收集信息的方式供大家参考。

一是与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职场前辈沟通交流,获取一手信息。

二是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求职论坛、国聘计划等招聘网站、学校的促进就业部门、秋招信息汇总群聊等渠道获取信息。在自媒体时代,信息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信息来源也有很多。大家在网上冲浪或线下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都会pick到很多求职或招聘信息。

三是要重点关注意向单位往年的招聘情况,做好预案。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有基本规划的前提下,做好预案可以帮我们筛选适合自己或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和单位。一般具有成熟招聘机制的单位,每年的招聘计划会大体一致。比如新华社每年几乎就招一个法律岗位,连续几年都是如此。

四是与HR沟通交流。大家可以参加各类现场活动或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咨询相关单位的HR,和HR沟通宋伟内容主要是招聘信息,比如岗位、工作内容或所需资质等。相较于外部人士,HR是比较权威的信息来源。当下,用人单位的招聘形式多种多样,大家可以把握机会,多多参与互动。

五是参加行业的交流活动。法律共同体内有很多行业交流活动,比如面向律师、法务或者其他行业各种论坛、会议、讲座等,大家可以积极参与。

六是向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及不同背景的同学学习,借鉴经验。法学院毕业生在长期专业化的学习中,可能会不自觉地落入信息茧房,从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职业路径。多与不同背景的同学交流,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和境外的朋友相互交流,他们的求职经历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七是批判参考B站、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关于求职和招聘的相关信息。大家会注意到这些平台上会有关于秋招的岗位介绍和经验分享,但需要审慎斟酌,批判参考。

其次,收集完信息之后,我们可以建立个性化的求职数据库或求职台账来帮助自己整理重要信息。

一种方式是用excel表格画一个台账,表头是单位名称、招聘条件、应聘方式,应聘进度、下一步工作、应聘结果、单位待遇、复盘经验以及其他重要信息。除了可以提醒我们接下来的笔面试时间之外,也为大家提供了思考的抓手。将所有信息列出后,更有助于大家做纵向分析和横向对比。求职应聘过程中的笔试、面试与我们上学时的一些典型考试有区别。比如中考、高考结束后,就基本可以忘掉,不再管它,但秋招的笔试、面试会有很多共同之处,有时需要我们去复盘。大家可以在多次招聘实战中总结经验,让自己的下一次笔试、面试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最终取得理想的结果。

在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拿到理想offer之后,就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

通常来说,每个人最终只能选择一份offer,这就要求我们于内要管理预期,排列顺位,把握当下,因为下一个未必更好;于外,因为大家在秋招过程中免不了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观点输入,所以既应当兼听则明,也要把握主动权,审慎思考。在抉择时,大家尽量汇总全部信息。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包括正反两面,即“我最想要的是什么”和“我最不能接受的是什么”,思考妥当,再做决断。在需求确认的过程当中,尽量注重自身感受,别人的意见仅作参考,因为他人无法代替你实际从事工作,因此只有自身感受才重要:不内耗,不盲从,不将就,不后悔。

最后,第一份工作固然十分重要,但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的赛道其实很长。

应届生求职在我们人生的长河之中,确实是一个里程碑事件,但它对整个人生的影响并不会像我们想象得那么显著,特别是身处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大家不用过于紧张或者过于有压力。

Part 4 Q&A

1.秋招和毕业论文同步进行协调?

如果自我评估后认为两项工作能够兼顾,则可同步推进;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兼顾,个人建议求职优先。如果是想读博士的同学,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另做规划。

与院校和导师做好沟通,明确要求,保证质量,避免返工。如果大家因为论文写作占用太多时间而没有认真对待,可能会被要求返工,甚至无法通过答辩,这是得不偿失的。

2.一堆笔面试集中进行,如何取舍/如何管理时间?

如前所述,使用excel表格等工具,建立秋招的台账或者秋招数据库。

3.面对offer的抉择思路?

因人而异。相信大家身边的同学会面临类似问题,届时大家可以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

4.在保研的时候夏令营可能会是神仙打架,掐尖一部分的竞争比较激烈,那在秋招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哪个赛道竞争最激烈,另一赛道可能相对和缓一点会有这样的先后的排序吗?

法学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专业学科,其求职和就业的路径同质化也比较明显。在特定赛道,大家公认比较“优质”的就业单位都会面临非常激烈的竞争,例如特定的公务员岗位、特定公司或红圈律所等。面对这种愈发残酷的竞争环境,我们可以从自身出发,排优先级,比如大家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先期的实习经验、考试的天分,或者兴趣综合排列。公开信息较少的单位竞争可能相对缓和,但风险在于,这类单位可公开获取的参考信息较少,每年公开的招聘信息也较少,在信息获取的难度上也会相应增大。面对此种情况,个人认为重要的是因人而异,发挥优势,不要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尽全力获取相关信息。在信息获取中投入的时间,最终将会以offer的形式来回报大家。

5.我们看到刚刚学长做那个时间轴其实是从暑假6月份开始,那律所的暑期留用实习一般是几个月可以确定我能不能拿到这个offer

实习留用的时间取决于各单位的招聘节奏。大家在做计划时,要充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如果是以留用为目的,可以先看这段实习的性质。积累经验的日常实习和留用实习不同,大家需要做取舍。我们通常可能会认为三个月是一个时间节点,实习三个月之后,就基本可以判断出自己能不能留用,或者说能不能进入到下一段长期稳定的实习中,但这只是参考值。大家在实习的过程中,除了日常工作外,还可以同自己的辅导人保持密切沟通。明确自己这段实习的性质,以及其真正的价值,同时持续获取新的信息,做好自己的预期管理和向上管理,都是对我们的求职有所帮助的。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在线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1.长期征稿: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经验贴(如考研、法考、保研、外语学习、校园竞赛、求职实习等)、学习心得类文章( 如笔记方法、考点总结等)、实务类文章(如办案手记、法律检索技巧等)以及信息整理类原创文章(如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就业趋势判断等等)。

2.优质选题:研究生选导师经验;

课题申报、结项经验;

模拟法庭、创新创业、科研立项等经验;

实习投递经验、工作心得;

毕业生选调、考公、律所/央企求职、面试经验;

就业形势与职场新人思考感悟;

保研夏令营、九推备战经验;考研公共课高分备考经验;考研保研数据及案例分析;出国留学申请、就读心得体会;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期末考试逸闻趣事;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习方法。

赐稿邮箱:qmfmbjb@163.com。稿酬等详情信息请见:!

本文责编 ✎ 默

本期编辑 ✎小贤

法学学术、热点争鸣、交叉学科,请认准“青苗法鸣”微信公众号

长期收稿邮箱:qmfmbjb@163.com

社群交流请添加公共微信:qmfmggwx2

付费咨询与讲座请添加小助手微信:qfxzsgg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