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禁止焚烧农田秸秆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管理的重要政策手段。然而,在推行过程中,这项政策也暴露出一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最近,中国农业大学农民研究院教授朱启臻就此发表了意见,呼吁决策部门在禁烧政策上不能“一禁了之”,需要从解决秸秆去向和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着手。

我国在2008年开始实施禁烧秸秆政策,主要考虑两大因素:环境污染和火灾风险。秸秆燃烧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释放二氧化碳、氧化氮等污染物,严重恶化区域空气质量。

农村地区监管力量较弱,存在秸秆焚烧引发火灾蔓延的安全隐患。比如,农忙时焚烧玉米茬,火势失控烧毁周边作物等事故时有发生。基于上述考量,当局从源头上限制秸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和火灾风险。

然而,在推行禁烧政策的同时,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秸秆处理新机制,给广大种植农户带来诸多不便:

秸秆还田困难。目前禁烧政策主要采取鼓励将秸秆还田的措施,但这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秸秆往往不能在一季度内分解,对下一季农事造成影响。还田的秸秆上也残留虫卵、病原菌等,增加了农田病虫害。

影响作物生长。冬小麦秸秆还田后,土壤疏松,冷风侵入,易导致小麦在返青时根系冻害、种子死亡。杂草种子也利用还田秸秆获得增殖机会。这都增加了农民的防治负担和经济成本。

上述问题导致不少农民为赶在农忙前清理土地,仍冒着被处罚的风险进行秸秆烧除。可见单纯禁烧政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秸秆去向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农业大学农民研究院教授朱启臻近期发表文章,呼吁有关部门在禁烧政策上不能简单禁止,而要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出发,解决秸秆的合理利用问题,减轻农民负担。

朱教授强调,禁烧秸秆后,必须扶持农民实现秸秆高值利用,开发堆肥等产业,而不能仅仅要求农民将秸秆还田。他提出“要理解农民,先当农民”的理念,在制定政策时多考虑农村实际。

这一观点获得许多农民和网民的支持。他们认为,相较空气质量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更为重要。单纯禁烧无法解决秸秆处置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

禁烧秸秆政策在减少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增加了农民负担,影响了农业生产。

因此,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而要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积极帮助农民开发秸秆高值化利用途径,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朱启臻教授等专家的建议值得政策制定部门参考。

我们也呼吁更多专家学者和公众参与这一议题的讨论,为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政策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