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没有上限”,这个期望正在越来越多地成为现实。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开始履行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签署的、为期12年的合同,向中国供应7000万吨粮食。这份合同被称为俄罗斯迈出的历史性一步,它不仅是“中俄历史上最大粮食合同”,也代表着俄罗斯彻底放下戒心,不再像以前那样担心“中国人重新占领远东”。根据中俄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签订的一系列协议和合同,远东地区不仅要拿出大片耕地为中国种粮,还会向中国资本和企业开放,允许中资中企进入大量重要行业和领域。

(俄罗斯“新陆上粮食走廊”集团公司的粮食运输设施)

据报道,这些粮食将通过“俄罗斯-中国新陆路粮食走廊”进行定期运输,由俄罗斯“新陆上粮食走廊”集团公司“陆路粮食车队”的专用集装箱谷物运输车完成,主要包括大豆和大麦,年周转量可达800万吨。而根据合同规定,仅远东地区就将每年为中国种粮超过580万吨,被俄媒称为“中国的粮仓”。

中俄之间的这个长期粮食供应合同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对中国尤为重要。在2022年初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粮食外运受阻,而俄罗斯由于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粮食出口也受到限制,由此导致全球粮价上涨,甚至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非洲穷国有可能因为买不起粮食而发生饥荒的担忧。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粮食出口大国,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大约占全球小麦出口量的17%,而乌克兰则有“欧洲粮仓”的称号,是全球第二大谷物出口国。

中国每年都要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大量粮食。但以前的进口量和这次签订的新合同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和油籽作物进口国,从2020年到2022年,俄罗斯每年向中国市场出口的粮食刚刚超过200万吨,但在2023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粮食数量突然激增:从1月至9月期间俄罗斯已经向中国交付了400万吨粮食,主要是油菜籽和大麦。

(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

这份“中俄历史上最大的粮食合同”,是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签署的,合同总价值估计为2.5万亿卢布。但实际上,中俄之间粮食贸易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一方面,俄罗斯在2022年出口了约6000万吨谷物,主要是小麦,以及约600万吨植物油;另一方面,中国在2022年进口的粮食总数量在1.4687亿吨左右。

不过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份粮食贸易合同是在中俄原有的粮食贸易基础之外新增的合同,如果加上原有的贸易量,中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粮食总量很可能会超过1000万吨。在签署这份“中俄历史上最大的粮食合同”的时候,中俄双方也表示,每年800万吨的周转量仅是起始,如果一切顺利,这个数量有可能会翻翻,增至1600万吨。

(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占全球的份额,中国的产量世界第一还需要进口大量粮食)

当前的世界并不平静,在俄乌冲突仍在继续的时候,巴以冲突又突然爆发,给已经非常不景气的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多阴影,世界主要国家普遍发生通货膨胀,粮食和能源危机频发。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在近几年特别强调粮食安全,就是因为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全球粮食供应变得很不稳定。中国一边加强国内粮食生产,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一边积极寻求安全、稳定、长期的粮食进口来源。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字,在2022年上半年,中国的粮食储备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拥有全球69%的玉米储量、60%的水稻储量和51%的小麦储量。这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如此庞大的积累甚至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嫉妒。也许大家还有印象,在2022年年中的时候,西方媒体曾经掀起一阵要求中国向穷国捐赠粮食的舆论风潮,不过随着乌克兰粮食外运问题的解决和俄罗斯增加了粮食出口,这个风潮没有继续下去。俄罗斯目前显然成为了中国未来粮食安全战略在外部的关键一环。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中国粮食储备量占全球的比例)

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不仅在粮食贸易方面,俄罗斯在近年来也加大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华出口,在“一带一路合作论坛”期间,中俄原则上同意推进“西伯利亚2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而中国工业品,尤其是汽车,已经成为俄罗斯市场的首选,甚至最近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也把手机换成了华为P60Pro。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俄贸易已经完全排除了美元,转而使用中俄两国本币结算,而俄罗斯对其他国家的贸易也乐于接受人民币,这对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是强大的支撑。“中俄合作没有上限”,绝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