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40年英国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国门后,西方列强便接踵而来,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清朝统治集团为了自强求富,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发动洋务运动,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来挽救岌岌可危的清朝统治。洋务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了三十多年,先后创办了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现代化海军、新式学堂。然而自1895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洋务运动也宣告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就是西方列强不允许一个强大的中国存在。中国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一旦强大起来就会让列强在华利益受损,因此列强就需要干涉中国内政,中断中国的自强之路。中断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发动战争,打不打得嬴另说,只要能消耗清朝国力就行。如阿古柏在英俄的支持下入侵新疆十余年,使得清政府不得不派左宗棠率军远征,历时数年,花费数千万两白银才收复新疆。还有1883年开始的中法战争,让清政府不得不抽出军力、钱粮去打仗,让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更加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洋务运动失败的内部原因就是中国封建体制的制约以及洋务派内部腐朽。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清朝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封建王朝,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传统的观念和制度对新兴的工业化发展缺乏支持和认同,使得洋务运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受到限制,虽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远不如同时期日本的明治维新。加上洋务派内部也十分腐朽,好不容易创建出一支亚洲第一的海军,竟然为了给慈禧太后过生日而挪用数千万两军费,以至于北洋水师的装备无法及时更新,最后败给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失败。因为北洋水师是洋务派耗费许多心血、倾注无数钱财才打造出的一支新式舰队,在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成立时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算是洋务运动的最显著的成果和突出标志。然而就是这么一支强大的舰队却在甲午战争中迅速败给日本联合舰队,虽然也有装备上的差距,但绝不是惨败的理由。更多的原因是制度上的差距,许多有识之士在战后也意识到清朝的落后不只是在技术上,还在思想上、文化上和制度上,因此以洋务派为主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场。既然洋务派都退场了,洋务运动自然就彻底失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