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03名受访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1.7%的受访青年在求职前会对求职企业进行背景调查。64.2%的受访青年认为“反向背调”可以帮助求职者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背景信息,避免走弯路,而59.7%的青年认为这可以帮助他们聚焦求职方向,明确职业发展路径。

一直以来,求职应聘往往是招聘单位掌握着主动权,招聘单位可以提供虚假的招聘信息,例如薪酬待遇、奖金福利等。而求职者则需要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例如性别、年龄、学历等。如果个人信息不符合招聘单位的要求,就可能被拒之门外。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招聘单位一直“强大”,而求职者则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

如今,一种全新的求职方式在年轻人中兴起,那就是进行“反向背调”。据了解,“反向背调”是指求职者在选择工作之前,反过来对雇主进行调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公司的薪酬福利、试用期制度、文化氛围等详细信息,为自己的求职选择提供参考。可以说,求职者逐渐取代了招聘单位,成为了掌握主动权的一方。

我认为,求职者在选择工作前进行“反向背调”是成熟求职的一种具体体现。对于求职者来说,通过“反向背调”,他们不会盲目或草率地入职,而是能根据背调结果做出理性选择,实现精准的人岗匹配。这不仅降低了招聘成本,还提高了求职的效率和成功率,有效地降低了试错成本。

同时,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进行“反向背调”会更加重视企业内部的优化,包括领导风格、薪酬福利、企业文化和发展前景等。这有助于重塑职场环境。尤其是那些存在“过度加班”、“侵占员工利益”的企业,在“反向背调”中可能会被淘汰。这将迫使企业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另外,“反向背调”对于年轻人的职业发展和企业的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来说,都是双赢的策略。

当然,除了企业需要从中吸取教训,改变一些不良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和人才的双向选择之外,劳动监察部门也需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大力的支持。一方面,劳动监察部门应该支持年轻人进行“反向背调”,在舆论上予以肯定和支持。另一方面,劳动监察部门还应该实际帮助年轻人获取更多真实可靠的企业内部信息,以便他们全面了解企业情况,避免走弯路,既降低了招聘成本,又提高了录用率。但是,监察部门要避免与企业“勾结”,成为企业的帮凶,导致“反向背调”的信息出现偏差或不真实的情况,使年轻人重新陷入招聘“陷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