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译文

陈灵公说话做事都非常轻佻。

泄冶说:“陈国要灭亡了啊!我曾经多次劝谏国君,但是国君不仅不听从我的意见,反而更加不以为耻。这国君对臣民的影响,就像风吹小草一样,东风吹小草小草就会向西倒,西风吹小草小草就会向东倒,小草的倒向完全是根据风向而决定的。所以,国君的举止行为说话不能不谨慎。一棵树长歪了,又怎么能够有笔直的影子呢?国君行事说话荒唐,也不尊重劝谏的人,那他这个国君还能保住君位成就一番美好的事业么。易经有云:‘夫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于身,加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不慎乎?’天地震动万物就会发生变化,诗经有云:‘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国君不是谨言慎行而更加地肆意妄为,就算不会亡国也一定会被弑杀。”

陈灵公听了泄冶的话,就以妖言惑众的罪名将泄冶杀掉了。后来陈灵公果然被夏征舒杀了。

02

原文

陈灵公行僻而言失。

泄冶曰:“陈其亡矣!吾骤谏君,君不吾听而愈失威仪。夫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是故人君之动不可不慎也。夫树曲木者恶得直景,人君不直其行,不敬其言者,未有能保帝王之号,垂显令之名者也。易曰:‘夫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于身,加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不慎乎?’天地动而万物变化。诗曰:‘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此之谓也。今君不是之慎而纵恣焉,不亡必弒。”

灵公闻之,以泄冶为妖言而杀之,后果弒于征舒。

03

陈灵公:妫姓,陈氏,名平国,春秋战国时期陈国第十九位国君。这位爷是有名的荒淫之主,他不仅仅是和夏姬有不正当的关系,甚至还有多人运动的荒唐之事。而且,他还丝毫不避讳这个事,公然在朝堂上讨论,最终激怒了夏姬的儿子夏徵舒,被弑。

泄冶:春秋战国时期陈国大夫。他劝谏陈灵公不要乱搞,陈灵公表面上表示自己能改,但是背地了却把这个消息泄露给自己的“性伴侣”,导致了泄冶被杀。

征舒:即夏徵舒,妫姓,夏氏,名徵舒。春秋时期陈国公族,夏御叔和夏姬之子。陈灵公和他的性伴侣都说夏徵舒像自己,惹怒了夏徵舒。夏徵舒就暗杀了陈灵公,自立为国君。后楚国讨伐夏徵舒。夏徵舒死,夏姬则继续了她“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传奇的一生。

04

陈灵公算是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国君。他和孔宁、仪行父都和夏姬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而且就在朝堂之上交流经验,还都想当夏徵舒的假爹。

泄冶确实是因为这个事死的,但是他并不是被陈灵公下令处死的。他劝谏陈灵公以后,陈灵公就将泄冶的话转述给孔宁、仪行父。这俩货就建议陈灵公杀掉泄冶,陈灵公不置可否。泄冶就被那俩货杀死了。

这个事,是被记载在《左传》里面的,但是泄冶的这一番话应该是刘向编的了。不过不碍事,道理在这里。

这一篇和上一篇放在一起,还是很有价值的。陈灵公就是不能听取泄冶的劝谏,反手就默许孔宁、仪行父干掉了泄冶。这不正好就是巧佞上通,清白被杀么?这样一来,陈国的衰落不是理所应当么!

在我看来,坏事能干,但是别太嚣张。凡是都要适可而止,不可太过。